清代为何有38克银元?
一般来说,我们所熟悉的都是清代七钱二分的流通银元,而且几乎全国各地都是一样的,这是清代后期的产物,但各地不同时代,银币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清代初期银币制度比较复杂,各地方铸造的银元样式、重量和成色都有很大的不同。清代在1644年(顺治二年)占领北京正式建立了中央政府,1651年户部铸造发行“通宝制钱”(亦称顺钱,与明朝小平钱等价)。顺治年间在云南铸造了五钱重的银币,后来在福建铸造五钱重的“元宝”,在广东铸造二钱二分的银币。由于各个地方银币的重量和成色没有统一,而且比值也不等,这样不同的银币可以在不同地方买卖中获得差额利润,导致奸商趁机倒卖牟利,影响了银币的正常流通。
清朝政府在康熙年间开始对各地不同的银币进行改革,1689年在福建铸造当五钱的制钱,在广东铸造当四钱的制钱,以统一福建、广东等地的银币标准。到康熙五十九年(1720)清政府要求各地铸成重量和成色标准相当的银钱(即纹银每两库平一钱二分)。雍正、乾隆时期进一步加强对新疆等地银币标准的改革。经过大约100左右的改革,全国的银币制度逐步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