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绿釉以什么为主?
绿釉是以铁或铜元素为呈色剂的釉。以铁为着色剂的绿釉可分为炉钧绿釉、粉青釉、梅子青釉等。以铜为着色剂的绿釉主要有洒蓝(绿)地堆白花卉纹笔筒等。
清代绿釉以低温铁绿和孔雀绿为主,绿釉有深浅浓淡的不同色调。釉色较浅的绿釉清代文献中称为“茄叶绿”。有的绿器与黄器配套烧制,施釉至器里底部,工艺精湛,釉色娇嫩,如薄绿衬出的卵黄。明代少见。
茄皮紫釉属低温复合色釉,以铅为熔剂,铜着色,烧成后釉面有细小龟裂纹片,色如成熟茄皮。清早期有少量烧制,康熙、雍正、乾隆时产品最多,常同红釉、黄釉相间使用,器型以瓶和缸为主。
瓜皮(绿)釉以铜为着色剂,又是一低温复合色釉,以铁、钛为着色剂和助熔剂,用氧化焰烧成,是清雍正时期新创釉色。釉面有橙黄、浅黄与湖绿等色相杂的斑斓现象,浓淡不一,深浅错杂,酷似西瓜皮色,故名。器型有碗、盘、碟、柳叶瓶、渣斗、套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