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魏碑书法字帖有哪些?
1.《始平公造像记》 特点:《始平公造像记》为龙门二十品中的第四品,刻于北魏孝文帝永昌元年(公元422年),是现存最杰出的摩崖石刻之一。此帖结体紧凑匀称,左右疏密相对,笔力挺拔刚劲,线条粗细变化丰富且多断笔、挫笔和侧锋,方圆兼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始平公造像记》笔画方整,点画精遒,结体严谨,字形多取方正,横画左低右高,略成斜势;竖画中间稍粗两头渐细;撇、捺笔多呈弯曲姿态,起笔露尖收笔回钩;折笔多为方笔;挑点和长点较多,有轻重变化;横划有轻有重,竖划则一视同仁等。这些特征与魏碑的共性相吻合,故成为学习魏碑的首选范本之一。
在章法上,此作以大小错落的手法形成自然美观的格局,使整体布局整齐而不呆板,气势贯通而神完气足。用笔多采用顿挫之法,转折处多有顿挫,提按分明,笔笔送到,既表现出阳刚的骨力,又流露出书写者内心的情感。其结字大小、正欹、疏密、宽窄等错落有致,生动活泼,给人以雄健有力之感。
2.《石门铭》 特点:《石门铭》为魏太中大夫王远所撰并书,刻于北魏永寿三年(即公元507年),现藏陕西汉中石门摩崖石之上。全篇用正楷书写,横平竖直,方笔为主,方圆兼备,起笔露锋,笔势开张,行笔速度较快,墨色浓淡干湿变化自如,富有韵律感,结体修长舒展,字形大小不一,大小错落,穿插得当,具有一种“天趣自得”之韵。笔画的长短对比也增强了作品的节奏感。整篇作品用笔苍老,结体奇崛,气象开阔而又意态飞动。
3.《嵩高灵庙碑》 特点:东魏兴和二年(540 年)立。唐欧阳询书。共四十二行,行七十五字至八十四字不等。刻于河南登封县嵩山之阳。原碑早已不存,传拓本亦不多见。此碑书法结体瘦坚,笔法险峭峻拔,纵横遒逸,开欧书之门径,对后世影响甚大。
4.《爨宝子碑》 特点:该碑位于云南曲靖南二百里的爨亭山上(今曲靖马龙区马街镇苍东村),是东晋大安二年(公元386年)所立。由于年代久远,风雨侵蚀,现存原石仅存半阙,共二十七行,每行约十六七字不等,字迹清晰可辨。此碑书法古朴,笔致道劲,形体奇特,结体灵活多变,是研究我国南北朝时期书法的艺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