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什么时候成为艺术?

牛得天牛得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书画同源”一词出自宋代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中,是古人用来解释中国绘画与书法之间关系的常用说法之一。在西方艺术理论里有一个概念叫“视觉艺术”(Visual Art),这个范畴包括了所有的平面性艺术;在中国传统美术范畴则不包括雕塑这一项。之所以说中国的书法和绘画是同源于一个“源”头,是因为它们都脱胎于远古先民的记事符号,而后又都沿着各自的道路发展演变至今而成今之面貌。因此,要了解什么是书法,必须从对原始符号和象形文字的研究入手才有可能搞明白。

1958年,考古学家王振甫主持了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遗址的发掘工作,在这处距今3700年的文化堆积层内发现了陶器上的刻划符号,共计672个。这些符号虽然数量不少且形体千变万化,但仔细研究可以发现其中绝大部分都与甲骨文、金文的字形结构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或传承关系[1]。而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些已经具备了成熟文字形态的文字的笔画之中仍然可以看到很多与后来篆隶书体的笔势相似的结构规律存在——比如下面这组商代金文的例字: 很显然可以看出上面的每一个字都有一撇一捺两个基本笔式在其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一笔书写的笔势在后来的汉隶乃至魏碑中仍然是主流;只是到了楷书时代才逐渐被左右分势的用笔取代而已。

除了上面的一撇一捺之外,还有一个可以称得上是最早的行书书体——大篆(包括西周铭文和秦国金文)。因为其形体比金文更加松散自由,所以行书的笔意也就显现得比较明显出来了,如下面几个西周的例字: 我们如果把这些早期文字的字画拆开来看的话就会发现其实它们都具有两种基本的笔势,一是横式一笔,二是竖式一笔。也就是说它们都是按照一横一竖这样最基本的线条来排列组合成字的。那么这就为以后草书的出现埋下了伏笔----只要把这两个基本笔法无限地延长,那么任何一件东西都可以写成草书了! 在上述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字体系内还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字体———甲骨文。它既不同于西周金文那样具有很明显的图形文字色彩,也不同于小篆那样完全脱离具体的象形基础而走向抽象化的线条,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型字体。因此对于研究者来说想要弄清它的本源和来源是非常困难的。不过根据目前学界较为一致的看法认为甲骨文是商人使用的一种介于图画与文字之间的文字系统。而这种文字的源头就是图1中的那些刻画符号了。

由此可见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汉字(包括篆隶楷行草诸体以及它们的各种流派风格)都要追溯到最原始的那些刻画符号上。可以说没有那件作品能比甲骨文更接近书法的本质了—————因为它们都是在原始人用石头、木棍等工具在坚硬粗糙的兽骨上用墨或朱砂绘出的图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就是所谓“书画同源”的意思吧?

优质答主

这个“艺术”,是相对于实用而言的——也就是说,写字,从实用上来说,是可以用来记账、写信、记录生活等用途;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它就不是艺术作品(艺术品的定义是有明确界定的) 不过,你说的这种文字在人类文明的起源阶段也确有其事存在的——那就是刻划符号。 但那个时代生产力低下的年代,人们不可能有那么多空闲去创作“艺术作品”——那个时候的文字,就是实用的……但是,实用性并不影响其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存在下来呀! 所以这些文字也是属于艺术作品的一种形式啦~~比如说甲骨文之类的。

而到了春秋战国以后呢~这个时候文字的实用性已经大大下降了,因为铁器时代的到来,使得手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变化了,这个时候的字,就慢慢变成了一种装饰品和艺术品了~(当然实用的时候还是有的哦~) 从那时起,我们才开始逐渐使用纸墨来书写,开始发展出真正的书法来了~(其实秦朝就有毛笔字了哈,只不过那时候还不是很普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