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的书法如何?

马孟婕马孟婕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文征明(1470年—1559年)是明代四大家之一(此外还有董其昌、王宠和徐渭); 其次,他的书法造诣很高,篆、行、草、隶书都有很高的成就——尤其以楷书最为突出; 他的楷书《赤壁赋》很见功底,笔力遒劲而洒脱,结字严谨,而又舒展自然,全然没有雕凿气。从这幅字中,可以看出他“结字因时相传”的书写风格,既不像二王那样过于追求法度,也不像唐人那样刻意求工,而是取法乎上,在二王基础上融合了北朝书法的特点,形成自己的风格。这种“集古出新”的风格为后人所推崇。 这幅字的笔法比较接近唐人的楷书,特别是柳公权的《神策军碑》,有些笔划与《赤壁赋》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另外,赵孟頫、褚遂良也有明显的影响。 从这幅字里,也可以大致看出中国书法史的发展脉络:晋唐以降,草书成为书法中的主要体裁,尤其是唐人,几乎把草书推向了极致。但这种过于自由的写法也使许多书家迷失其中,找不到北。于是到了宋代,开始提倡“尚意”“尚态”,即注重抒发作者的情感,又重视对书法的形态进行加工。元明清时期,书法的内涵进一步发展,更偏重于追求书者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文征明正是继承了宋元的优良传统,同时又融合前代各家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观——“温润秀劲,潇洒飘逸;法度谨严,凝炼周备”——这也是他书法能够流传百世的根本原因所在吧!

PS:附上一幅小文80岁时的作品(真迹)

优质答主

我见过的最好的字,就写在这样的扇面上 这扇面是他给一个朋友写的,他的好友王稚登当时在礼部任职,这扇面的落款是“嘉靖四十三年十月书于京师” 这是他在六十岁时写的,他的字在当时已经是如日中天了,从《戏鸿堂帖》里看他的笔意。

后来到了晚年,更是炉火纯青。 他有一本集子,收录了他很多作品,他的题跋、诗作、画,这些作品都收入其中 我觉得他晚年的作品应该比中青年的更耐看的多吧! 如果说他的草书有什么不足的话,我觉得就是他写行草时,有提按,但是不够灵动;如果写楷书行书则过于规矩,但如果是小楷(比如这件扇骨)那就是非常灵动的。 对了这件扇头还是文征明自制的——他自己做的折扇的扇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