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文献是什么?
先占个位,这两天抽空来认真答一下( ・ω・)ノ 1.首先说一点:在书法专业领域内,“书法”与“书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特指技法实践和审美欣赏的范畴;后者则包括技法、审美在内的一系列相关研究内容,还包括大量的历史材料、文献资料等等。 比如,我们通常所说的某家“某某体”如何如何——如“欧体”“颜体”“二王”——其实说的都是具体的“书法”门类而不是“书学”;但当我们说某人擅长于书论或书史的研究时,所谈的便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法的层面了。
2.那么,“书学”又都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大致而言,可分三类:一是理论专著,二是作品,三是文献典籍及著录目录。三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由于题主的问题主要是关于第三类的,所以此处就不再多谈一、二类的内容了。 关于第三类中的文献典籍及著录目录,我个人认为,其重要性自不待言。此外再补充几点: 一、从文献的角度看,所有的中国书法古籍均可分为两大类:金石类和墨迹本。
所谓“金”,即碑碣刻石之属——“金以喻石”。而“墨迹本”顾名思义,则是书写在纸帛上的书法作品了。 在现存的所有中国书法古籍中,金石刻石类的数量要远远大于墨迹本的。这是因为古代的碑版刻石在当时大多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纪念意义,故流传至今者甚多,为后人留存下来的拓本资料更是汗牛充栋! 而历代书法家的墨迹本,能留传至今的却少之又少,因此也就显得尤为珍贵了。 二、就具体图书的类型来看,又可细分为若干小类:
①总集:中国古代最早的有关书法研究的专著,当推东晋卫恒所作《四体书势》,此书虽非专门的书学史类著作,却是现存最早的一部较全面的书法概论性书籍。此后陆续有萧衍撰《草书势》,唐太宗撰《艺经》,唐太宗等编撰《书断》,宋苏舜钦《论书十首》,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论书》之类,大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至清代,此类之作更多,如钱谦益辑《书学全书》、朱彝尊纂《经义考》,以及黄宗羲、冯班等诸子的著述皆是。
②集评:此类是古代较为常见的一种创作形式之一。将不同作者、不同时代的作品汇集起来相互比较并加以评论,是这类作品的特征所在。著名的如南朝梁陶弘景的《书评》、唐朝张怀瓘的《书断》、唐朝孙过庭的《书谱》,还有宋朝赵明诚《金石录》、明朝杨慎的《书法雅言》等等都是集批评为一体的典范之作。
③传记:一般多为对作者生平事迹、性格特点的介绍和描述,往往还附有其书法作品的照片、摹本、刻本的版本介绍及其出处,以及有关的评论文字,因而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这一类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其中不乏精品力作,如元代郭璞的《卫夫人碑阴记》、明代文嘉编选出版的《文衡山先生全集》卷三十八《楷书》篇、乾隆年间丁敬等人编辑的《西泠八家集》之类的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④题跋:也称“书后”或“书尾语”。指的是在题画、题印之后加上的一段短小的议论或鉴赏性文字。这一创作方法最早见于唐代的书法家张怀瓘,他在《书断》中曾写道:“观钟太师《贺捷表》有六事,今取‘笔势精妙’为正字耳;其后虞永兴有‘笔力劲健’,欧阳询曰‘笔法遒媚’,陆柬之曰‘法度森严’,颜真卿曰‘善得人意’,柳公权谓‘意近古’。”这大约也算是题跋的滥觞吧。
⑤序引:又称“叙录”“叙目”或“提要”。这是我国传统书目、丛书或典籍编纂中所特有的一个部分,主要是对该书的来源、内容和版本等情况作简明扼要的说明和交代。这种体式早在两汉之际就有出现了。至南北朝时期,逐渐成为一种固定的形式,到唐宋以后更发展得成熟和规范。
⑥题识:亦称“铭”或者“赞”。是指写在书画卷轴或器物上用以记事抒情的文字。这一类的出现时间较晚一些,大约在宋代才逐渐形成一种独立的文体样式。北宋米芾就曾写过这样一段话评价自己:“予昔作《书评》云:『米元章作书不得其理,而困于姿趣。』余作此帖,已得吾心,赖有此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