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玉代表什么?

沈亲锐沈亲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是个玉石之国,古人认为,君子比德于玉,所以玉在中国代表了仁、智、勇、洁等美德。因此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都有佩玉的传统。 古书《礼记》中就记载了十二种玉,被称为“礼仪之玉”。这十二种玉有红玉、赤玉、翡翠、青玉、碧玉、白玉、黄玉、墨玉、水晶、琥珀、蓝田玉和芙蓉玉等等。

除了作为祭祀和礼器之外,人们还以玉的形状来命名星座,如北斗七星中的第一星叫“天枢”,第二星叫“天璇”,第七星叫“天权”;此外还有“玉衡”“玑衡”等。可见玉在中国的文化中占据了多么重要的位置! 今天我们仍然使用着不少与“玉”有关的词,这些词大都表示美好的意思,如“琼枝玉宇”“玉树临风”“珠圆玉润”“小家碧玉”等等。而来自西域的葡萄则被称为“明珠玉液”。 我们中国人爱玉,也养玉。在古代,皇室有“祭器”和“饰器”之分,而民间则有“玩物”和“用品”之别。

但无论是什么品类,什么用途,玉要完美无瑕,才会被接纳和使用。如果出现了瑕疵,就要把它剔掉,这就是所谓的“祛瑕”。如果祛瑕后还能使用的话,那就意味着这件器物已经接近完美了,“完美无瑕”也就这样来了。

娄继文娄继文优质答主

玉代表君子

孔子及其儒家弟子对中国玉的优良品德极为推崇,他们对玉的欣赏,已不再停留在对玉的自然美的评价上,而是把玉的自然美同社会的人的品德相联系,给予玉以人格化、品德化、道德化的特征。儒家有关论述玉的著述很多,所列玉的美德有九德、十一德、五德等说法,涉及仁、义、礼、智、信、勇、忠、信、德、忠、温、润、密等十多种德行。

孔子推崇玉德,著论以玉比德,他认为君子比德于玉,玉具有“温良恭俭让”的品德,其“温其如玉”的玉德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玉也因此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特征,由一般的装饰玉升华为德行之玉。历代的帝王将相、权贵豪富均佩玉、养玉以求彰显自己的高贵和尊荣,文人雅士借玉抒情、寓意,使玉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推崇和歌颂的对象,极大地提升了玉的道德和文化品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