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减字怎么写?
“书法”是“书体”与“法度”的合词,由东汉书法家、文学家蔡邕(yōng)提出。 所谓"书体"是指汉字各种字体的总称;而"法度"则是指学习书法所遵循的标准法则和规则,也就是"书法创作的技术准则和规范标准"的意思,包括字的结构比例关系,笔画顺序、笔顺规则等。 为了便于书写或表达方便,人们将已经形成的书体再进行简化、取舍而来的一种书体,称之为"草书"或者"行草书";同时也将一些已有的笔法进行合并、省略而成新的笔法和结体规律的方法称作"草法"或者"草写方法"; 而对于"隶书"而言,它是以汉字的线条和笔画为基础来规范"隶书"的形态特征的一种法度的概括总结,因此叫做“隶书体”“法度”和“隶变”; “简”者,就是简洁的意思,相对于繁复的结构而言;但是这里的“简”并非单纯指笔画少之意——因为同一笔画在不同结构中的位置不同,它的长度也会有变化: 比如“永”字在“永”里的笔画最短,而在“远”里却是最长的——“远”字里的最后一横实际是两个笔画;又如“言”字,当它作为独体字时其横画最长,而做为偏旁部首的时候,其笔画就会缩短为竖画了……所以这里所说的“简”主要指的是结构的简省及笔画的变化,而不是单纯的笔画多少的问题。 所以,所谓的“减字”,就是指将一个字的结构简省而又不过分简化的方法,当然也包括笔画的简化和用笔的变化等等。 其实这个跟“草书”的写法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啊!只是把某些比较固定或者常用的字给“定型化”而已啦~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王铎楷书《经略帖》”中的一些典型的“减字”例子吧:
1.“学”之“人”部的两个撇点被简化为一个撇点和一竖相连接了;
2.“天”字的一横向右下挑出成为一竖;
3.“山”的第一笔变成了竖提;
4.“水”的第二笔竖弯钩变成短竖加左弯钩;
5.“马”字的末笔变成撇笔;
6.“月”的上部被一横替代;
7.“大”的三横变为两横一撇;
8.“小“上部的两横变为一横。
9.“手”的下部最后一笔变成提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