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高僧几位?
1.智永大师(约428-597) 名智远,南朝人,本姓王,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书圣王羲之七世孙,字智祖,号永禅师。生于南朝宋元嘉十五年(公元438年),卒于隋大业三年(607年),终年七十岁。自幼出家为僧,居钱塘(杭州)永欣寺,书宗二王的《千字文》八百本,散布天下。
后人将他临写的八百余本《千字文》汇编在一起,成为我国书法史上最早的法帖之一。智永精通书法,尤擅楷书和草书,他书写的《真书千文》墨迹流传至今,被称为“天下第一楷”。他的《真书千文》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相当重大影响。唐朝大书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等人都受过他的熏陶和指导。
2.怀素(737-799)[唐]俗姓钱,永州零陵(湖南零陵县)人氏。怀素是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狂草大师,与张旭齐名,并称「颠张醉素」。其作品如「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论书帖」「小变千文字」「小草千文」等等,都是书法史上的重要作品!
他的创作态度极其认真,自称「少年时就向二王入门,三十学颜真卿,又广涉欧、柳诸家,晚年遍阅晋代以来名书,终于自成一家。」又说:「贫道没有其它嗜好,只以书画作消遣而已;虽然穷老半生,但书画之技未得精深,真是愧对前人啊!」由此可知,他能自成大家绝非侥幸。据传怀素的书法有很高收藏价值,古来有许多收藏家出价无数购其书法作品都未能如愿,以致怀素的许多传世精品被当作伪作而流失。
3.释志道[唐]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人。生卒年不详。俗姓李,曾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栖霞山中,唐元和年间(公元806-820)任金陵龙池禅院主持。工诗文,善书,尤精于篆隶,初学颜真卿,后取法李斯、杜陵(即杜甫[712-770],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著名诗人,祖籍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能入能出,自成一体。《宣和书谱》说他的小楷、大篆、分书、草书四体,笔力遒劲,风神洒落。《全唐诗》存诗二首,《全唐文》存文一篇。
4.宋高宗赵构(1107~1187)南宋开国皇帝。1127年3月20日—1162年6月28日在位。字仲猿,徽宗第九子。1127年在蔡京、童贯等奸臣发动政变下,靖康二年四月(1127年5月21日)金兵攻陷汴梁。同年六月,太上皇徽宗以及帝姬公主、亲王宗室等三千余人被押解北上,途中死于荒漠者不可胜数。赵构于途中仓促南逃,在济州(山东巨野县西南)奉高县(今山东泰安东北)即位,改元建炎。次年迁至南京应天(今河南商丘)。
后来在金军的多次进攻之下,宋高宗亲征无功,只能避居海上,直到十二年后才回到南京应天。不久,高宗又将国都由南京应天迁到杭州,并将年号改为绍兴。在此以后,高宗偏安一隅达三十年之久。他在位时期,内忧外患不断,但是仍然维持了南方半壁江山的统治数十年。由于他在靖康之变时只有二十三岁,因此他始终将恢复中原土地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为此不惜一切代价。他重用主战派将领岳飞等抗击金军,并下令收复中原失地。但由于宋高宗和秦桧等人的消极抗金政策,导致岳飞等爱国将军被杀害,岳家军也惨遭解散。之后,金军再次南下进攻南宋政权,宋高宗却以求和为目的,向金称臣纳贡,还派遣使者到金营迎回自己的哥哥康王赵构。从此南宋政府完全成为金国的附庸,再也无法恢复昔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