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书法怎么表达?
谢邀 赏,是观赏的意思;而观,通常是指观察和观看。 “欣赏”一词最早出现于西周末年,《国语》载周宣王命人创作了大臣樊仲作为祖妣的象,并说“吾将观女之嘉言德言,以择其福爵兮”(我将会看你的嘉言德言,来挑选你的福气爵位)。 在春秋时期及以前,人们把欣赏、观看艺术品的行为叫作“观”或者“游观”。如《礼记·檀弓上》中就有记载“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甚悲”,子路问曰:“夫子何为不叹?”孔子曰:“君子疾夫舍义而至于利也。” 到了战国时期,艺术评论家开始用“欣赏”代替“观”。如著名的思想家杨朱就说过“圣人以言天君,而人君不恶”,这里的“欣赏”与现在含义大体相同了。 而后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逐渐赋予了“鉴赏”更多的内涵。除了对艺术的欣赏以外,还指一种鉴别和评判的能力——即通过感知把握作品的整体面貌和性质,从而对作品的优劣得失作出判断。 这种能力不仅包括审美的观念和方法,也包括相关的知识经验和理论见解等。因此,人们在谈论“鉴赏”时往往更关注后者。
由于中国古代的艺术品主要是由文人墨客创作的,所以在传统的艺术体系当中并没有单独强调“鉴定”这一环节,而是将其融合在整个鉴赏的过程之中。 同时,中国传统绘画又主要追求意境的表达,所以传统画论中的“鉴赏”更多侧重于对绘画整体风格的把握以及对作者个性的认知和理解层面上的考察,而不是单纯地对笔墨形态进行技术层面的分析。
中国当代的书画市场发展很快,也出现了很多的鉴藏家和鉴宝节目。这些新出现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传统意义上的“鉴赏”概念的理解,并且出现了一些新的看法和观点。不过无论如何,“审美趣味”“风格个性”仍然是中国古代书画“鉴赏”的核心内容。
最后我想再简单谈一下关于“品评”的问题——从字面上来看似乎是将一件艺术作品分成若干等级,但实际上它包含的是对于某一类或某一时期的作品的风格特征的分析概括以及不同流派之间的比较评价等等。所以“品评”虽然也是品鉴行为的结果之一,但由于其相对宏观和抽象的特点,故而被视作一个独立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