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大牌是什么?
在讲“大”以前,我们先看一下“牌”是什么。 牌,指用来赌博或打花的器具。引申指赌具、扑克牌等等。而把棋子分成两半的叫“牌”,这个“牌”字,就是一个形声字,上面是“木”,下面是“白”,表示这“一竖”下面盖住了上面的“一横”。所以“牌”字的字形演变是这样的: “牌”的字义演变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来看“大”字是怎么演变的: 看到这儿你可能会问,这两个字有关系吗?我告诉你,有!而且关系还很大…… 在宋代,有一种纸牌游戏叫做“叶子戏”,据说这是宋徽宗所创,因为用树叶剪成形状贴在纸上,故名“叶子戏”;还有一种纸牌游戏叫做“牌儿戏”(也有人称“摸胡戏”“马吊”),据说是元世祖所发明,据说是因为元世祖不喜欢叶子戏那种只适合文人墨客玩的游戏,而牌儿戏更“大众”一些,所以这种形式流传了下来。
以上两种纸牌的游戏规则大致相同,都是在一张桌子上展开纸牌进行对战,不同的是叶子戏每边各有5张牌,牌儿戏每边各7张。不管多少张,反正都是手捧“牌”,然后放到桌上。 但到了明代,人们开始用手拿着打了——这就是“麻将”。当然这个时候还是用纸做的牌子。
后来人们发现纸牌太费钱,于是就改用竹片或者木头来制作,这时候的牌,已经不像原先的“牌”了——它变成了一种长方形的薄片。但是这里头规矩还是一样的,还是把四张牌摆成一圈,靠运气和技巧来比大小。
不过这里头有个规定,就是无论什么牌型,都必须有一对“搭子”——也就是一对相同的牌,这样的好处在于避免“清一色”“碰”之类的牌型,让游戏难度更加均衡。
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照相制版术的应用使纸张印刷变得更加精准,于是纸面不再限制花色,而是每一家拿到不同的花色的牌——这就是我们现在用的扑克牌。而在很多地区,这种扑克牌仍然被叫作“麻将来着……”[1] 大,就是这么来的…… 所以,想要有大翡翠,首先你得有块大的明料(๑•̀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