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玻璃种需要多少厚度?
这问题问得有点道理,但答案可能不会让人十分满意。 首先一点要知道的是,翡翠的透明度跟它的厚度是没有绝对关系的。因为影响翡翠透明度的主要是内部结构,也就是晶粒的大小和排列方式(以及相应形成的结构)。 如果把一块原料切成厚薄相当的两块,那么它们的透度是一样的;如果切得很厚,那么它们看起来可能会一样透明,但事实上,薄的那块通透性要明显好于厚的这一块。 所以从理论上来看,只要切得够薄,那么它就能有足够的透明度。 但现实情况可能要复杂得多。 因为影响翡翠透明度除了本身的结构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如矿物的品质、矿物颗粒的大小、晶体间的缝隙大小等等。所以并不是切得够薄就能够达到理想中的透明程度。 这就像是一个努力就会有回报的故事。你努力学好知识,就一定能够考好成绩吗?并不一定是这样的……如果你本身的基础太差,就算你非常努力,或许也只能考到60分。而有些人虽然没你学得好,但是可能由于基础好些,同样可以考到80分甚至更高的分数。 这个结果并不是努力造成的,而是自身素质(这里指基础)所决定的。 尽管我们经常会遇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情况,但那仅仅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中很多时候,付出的努力和得到的结果往往并不能成正比。
回到正题。 为什么我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不会让人满意呢?因为这个结论对于商家来说可能不太有利。如果顾客都追求很薄的料子,势必会挤压商家的利润空间。 当然,我并不是说薄就不会卖个好价格,只是说在相同种水的情况下,越薄的料子其价格涨幅越大。这是因为: 种水是评价翡翠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样也是衡量其价值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情况下,优质翡翠的基本要求就是种好水足(即水头短也称为不干),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商品说明里写着:种老水足。 而玻璃种则意味着极其细腻的结构和充足的水头(或者叫不干)。在这种条件下,无论是否厚装,其价值都是很高的。 所以如果按这种逻辑来买,显然顾客是买不到便宜货的。 于是商家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以形补形。
既然您非要讲究种水后,那么我就给您找个合适的形状。您不是要玻璃种吗?好啊!我们给你挑个玻璃种鸡蛋状的小蛋筒。里面盛满了清澈的“蛋汁”,你说是不是玻璃种?再送你一个精致的小勺,用来舀出里面的“蛋汁”。这一舀,可别是一舀一个准,价值立马不同。 您可能要说这是商家诡辩。没错,这就是商家常用的「以形补形」的策略。用类似的「以形补形」的方式,也可以解释上面那个问题中为什么越厚的料子价格越高。毕竟能厚装的玻璃种可不太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