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和碧玉产地是哪里?
现在市面上的翡翠大部分是来自缅甸,而和田玉则是来自中国新疆和田地区。 先说翡翠: 翡翠的来历很神秘,目前世界上发现的翡翠矿床(也就是可以开采的翡翠原石)特别少,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在美国的内华达州。但在人们印象中最出名的翡翠产地却是缅甸,这是因为在1871年之前,全世界的人都不知道缅甸有这么一块翡翠原矿,而且质量还特别好。后来英国殖民主义者在缅甸建立了英缅联邦占领了这块地方,才发现了这个宝藏。
由于当时科技还不算发达,运输条件也有限,所以最早出口到欧洲的翡翠都是从马六甲海峡海运过去的。这些运出去的翡翠经过欧洲人的加工打磨之后,再卖回到亚洲来。这样的长途贸易让欧洲人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因而他们在此后的很长时间里都非常重视这块宝地。 直到上世纪中叶,随着二战的爆发与战局的变化,以及柬埔寨金边的陷落,这一路线才被切断。
此时欧洲人才发现中国的云南也有大量且优质的翡翠原石,于是这条“老路”就被开辟了一条新航线,从东南亚至云南瑞丽再到内地,完成了海上到陆上转运的交换。 在我国古代就有关于翡翠的记载,但是那个时候的翡翠指的是红翡、褐翡或者黄翡等颜色较浅的“低档”翠,而不是指现在的优质翡翠。古代的文献资料中也把这种绿色的玉石称为“翡玉”或“翡晶”。
一直到明代嘉靖年间,有一部叫《滇海虞衡志》的著作才第一次明确地记载了至今仍为人熟知的“翡翠”两字,并且把它定义为绿玉之一。 不过根据现代科学的分析,目前的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生产的翡翠是在明代中晚期引入的。因为这些绿宝石刚传入中国的时候,人们发现它们的纹理常常有“色形带纹”的现象,即绿色部分常会有裂纹分布,所以并不受消费者的喜爱。
到了清代中期以后,这种带有“纹”的翡翠才开始受到市场追捧,价格也不跌反涨,因为人们意识到这是一件难得的装饰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科技的进步已经可以让各种原石都安全便捷的运送回国并进行后期的处理工作。因此现在市场上出现的翡翠首饰绝大部分都是国内生产制造的。
再说碧玉: 和田玉中的碧玉成分主要是含铬的阳起石类矿物,它的颜色主要有黑绿、纯绿及草绿色三种,常见的大块料为灰绿色。品质好的碧玉呈鲜亮、浓重的青绿色,质地细腻润泽,油脂光泽明显。 在古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了碧玉的装饰价值,并且把它采掘提炼出来。据史料记载,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就已经识破了这种矿石的用途,并用其制成各种装饰品了。
汉代以后,碧玉的利用更加广泛——除了用来制作配饰之外,还可以用于雕刻。
我国的碧玉资源主要分布在新疆南部及俄罗斯西伯利亚一带,此外还有南非、澳大利亚等地。但近年来国内市场上的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