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手镯看水头还是种?
买翡翠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色?是工?是厚薄?其实都不是,最重要的其实是种水和肉质。 种是宝石学专业用语,指的是矿物晶体的结构,分为玻璃种、冰种、糯种等;而肉是指矿物晶体颗粒的粗细度,颗粒细腻叫肉质好,反之则差。种和水头在行内都简称“种水”。 我们买的翡翠饰品主要是用来佩戴的,那最看重的就是颜色和工艺,因为颜色决定这件翡翠是否够独特,工艺则决定这件玉器是否够别致。 但如果是要买原料,那就不应该只考虑上述两点,而应该把重点放在种水和肉质上。原因有二:
1)种水和肉质好的原材料价格很高。例如一块达到冰种的料子,若做手镯,价格往往都在十几万以上。
2)种水和肉质好的成品率很低。由于目前大多数玉料的结构都处于中空状态(即晶体间缝隙很大),因此经切割、打磨后,具有观赏价值的成品率并不高,而能制作成首饰级的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如果你购买的原料目的是为了制作成首饰,那么种水和肉质一定是要重点考虑的,颜色和工艺反而是其次。当然啦,如果颜色和工艺也很关键,那么也应该根据具体饰品类型来决定取舍。 对于无色的冰种、糯种翡翠原料,我们可以多关注其种水。而对于有色翡翠原料,我们则在关注其种水的时还要兼顾其颜色。
一般情况下,我们不建议购买透明度差的玉石原料。一方面是因为透明度差的玉石成品率低,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透明度差的玉器容易沾染污垢且不易清洗。但如果购买的目的是为了加工成雕刻件,则另当别论——只要材料便宜,用料够大,无论透明度如何都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