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合成是怎么回事?
翡翠合成的原理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将不同颜色的宝石粉末混合在一起,然后压制而成。市面上绝大多数的翡翠挂件都是用这种方法制作而成的。 首先需要准备的材料有:水、玻璃器皿(如杯子)、氧化铁粉、铬绿粉、铝粉、塑料薄膜 第一步就是染色:在杯子里倒进热水,放入颜料粉,搅拌均匀后,把洗净的翡翠放进去,进行染色处理。这一步的颜色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定。 第二步抛光:染色完成后,把翡翠拿出来,用塑料薄膜封住表面,防止其变干,并放进烤箱里加热,温度控制在60度左右,这样是为了使色彩更加饱满。接下来就要开始抛光啦!在玻璃器皿中倒入适量的油,然后把翡翠放进去,来回滚动,使其表面均匀沾上一层油。最后把它放在灯光下,亮晶晶的! 第三步合成:先用胶水在底座上打一个小洞,把抛光好的翡翠粘在上面,放一天让其固定。随后,在中间位置挖一个圆孔,方便悬挂。 是不是很简单呢?其实很多小物件的制作都比这个要简单许多哦~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所谓的“天然”翡翠,价格却要比合成翡翠低廉很多,因此很多人都在问,如何区分它们俩呢?小编这里有一招,教你马上辨别! 先来看看天然的吧~~天然的翡翠表面会有细细的砂粒,犹如磨砂一般;而合成的则是光滑亮丽,没有一点颗粒感。你可以拿自己的手机照一下,效果更明显哦~
合成翡翠就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物质,通过高温高压等手段合成的一种新物质。
市面上主要有两种合成翡翠:一是翡翠与翡翠的合成,用处理翡翠做底,然后用翡翠碎粒注胶后做顶,整体伪装成A货翡翠。消费者在购买时,只要利用珠宝检测仪器对翡翠的一些参数进行检测,就可以轻松分离这种合成翡翠。
但是还有一种翡翠(主要是劣质的翡翠品种),与其他物质(与翡翠颜色相似的其他物质,如玻璃、绿柱石、萤石晶体等)合成在一起,这种合成翡翠在颜色、密度、折光率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颜色偏暗或偏杂、密度偏小、折光率偏低,内部还可观察到相互交织的柱状晶体,同时这种其他物质,肉眼观察也并不难被发现。这种合成翡翠,一般做手镯较多,做戒面、挂坠的较少。另外,合成翡翠由于翡翠部分质量较差,所以合成翡翠的绿色都不怎么鲜艳,偏黑、暗,一般消费者都能辨别出来(当然,对于毫无翡翠认知经验的人来说,辨别会有些困难)。
另外,我们要注意到,合成翡翠与翡翠的处理有本质上的区别:处理翡翠,翡翠的成分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而合成翡翠的成分发生了根本变化,合成翡翠已经不再是翡翠。
合成翡翠由于成本低,所以其价格比翡翠便宜许多,商家一般也明确告知你就是合成翡翠,所以只要你不是非要买真正翡翠的话,当装饰品、玩玩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