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发现的翡翠?

安晨睿安晨睿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翡翠”这个名称在我国最早记载见于明代,但当时并未出现专门开采或收藏翡翠的记录 ;而“翡”字在宋朝时就已出现并在文人笔记中频繁出现,指代的对象就是南明江川的“翡矿”。 “翠”字作为彩色玉石的名字首见于清代,但直到民国时才被用于特指缅甸北部墨脱出的绿色和田玉。 那么,这两个看起来这么相似的字,究竟哪个才是对缅甸玉石的正确称呼呢? 目前国内学术界和业界普遍认同的说法是,“翡翠”一词是明清时期才开始特指云南腾冲、丽江等地采掘的玉石,而“翡”字更古,是“翡翠”的词源。

至于“翠”字,《辞海》收录的解释中有“翠,青绿色的玉”这一释义,并引用了宋代周去非所著《岭外代答·翠玉》中关于“翠”的解释为“新斫玉材日翠”(注:南宋时已有将玉材剖开再加工的做法),可见宋代的“翠”已经具有了今天的“翡翠”的意思。所以到了明代,方以智在其著作里提到“翠屑”(注:方以智同时还是一位诗人,他的诗句中提到“翠屑”的比比皆是),而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刘献廷在其著述中第一次明确提到了“翡翠”,并注明其产地在“云南腾冲”。

鄂雯鄂雯优质答主

翡翠的发现,由于无史料记载,无从考证。但据一些老艺人分析推测,大约在乾隆中期。这里有个传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命工匠李少翁建造宫殿。李少翁选用云南开采的紫绿花斑玉石,雕刻成龙柱装饰宫殿。秦始皇见后大怒:“把龙比喻成蟒什么的,不就是块乱七八糟的臭石头嘛。” 李少翁连连求饶,并解释其产于缅甸,因其石绿里泛紫、紫中带绿,所以叫翡翠。秦始皇闻听此说才喜笑颜开,并赐玉为“翠”。

据考证,明代之前,国内并没有出现过关于翡翠的记载,直到明代后期,在广东、云南一带,才有零星的关于翡翠的记载出现。从现在所能见到的文物来看,明代的翡翠饰品极为罕见,只在清宫旧藏以及明代墓葬中,出土过少量的制品。

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时期,翡翠首饰的制作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在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征服准噶尔以后,平定了天山南北,统一了新疆地区,彻底打通了自云南至缅甸曼德勒的贸易通道,使大量翡翠得以源源不断的进入中国,这为翡翠首饰制作技术的革新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再加上清朝末期,出现了“翡翠热”之“国运衰败”。当时贵族的生活异常奢侈和腐败,佩戴翡翠首饰成了当时人身份和财富的象征,这不仅使翡翠饰品的需求量剧增,也促进了翡翠制作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