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都分什么场口?
目前市场上比较热门的翡翠原石场地主要分布在: 缅甸抹谷地区、 缅甸莫湾基地区和 缅甸会卡地区, 这三个地方出产的翡翠原石,是现在市面上最为热门的货源。
1. 缅甸抹谷地区 这里的石头多为山料,也就是原矿石,需要切割打磨后才能拥有最终面貌,所以“可塑性”很强,根据雕刻师的不同思路,相同的原料可能会做出迥异的成品,因此对于想要买毛料的翠友来说,选择抹谷地区的毛料有一定的风险性,但如果是买打磨好的货就会好很多。
2. 缅甸莫湾基地区 这个地方以出产紫罗兰色、绿色豆腐块形状的料子而闻名,品质比较好的豆种糯种都有,材质细腻,水头一般都比较足,但是颜色往往不够艳丽。
3. 缅甸会卡地区 这里的石头以黑为主,质地细腻,水头足,韧性很好,通常能够呈现出刚柔并济的独特美感,如果善于利用色彩和结构的翠友们可以大胆进行设计和雕琢,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除了以上说的几个地方,其实市面上热门的翡翠产地还有很多,比如 云南的腾冲、 湖北郧县、 河南镇平、 北京昌平等地也都有产出。
市面上出现的各类赌石、山料等等多是来源于缅甸北部,而因为缅甸自身发展问题,所以这些翡翠原石多是以最原始的方式开采,基本没有统一的矿场管理和开采方式。
于是乎便出现了以各类地名命名的翡翠场口一说,目前常见的有:
老帕场口:老帕场口翡翠多出现在90年代初,主要分为“河石老帕”及“山石老帕”两种类型。其中“河石老帕”多出现在老帕附近的河床,长期受到河水冲刷,表皮多为黄沙皮壳,内部种、水尚可,绿色呈丝瓜络状,质地油润。“山石老帕”则是位于老帕附近山上开采所得,皮壳多为黑乌皮和黄沙皮,常有白色棉线,肉质偏细,绿色也多丝瓜络状。
会卡场口:产出翡翠的会卡场口有三个,其中最为有名便是老会卡场口。老会卡场口翡翠最早出现时间是1994年,皮壳多为黄沙皮、黑乌皮,肉质多为玻璃种、冰种等高水高种类型,绿色为正阳绿,颜色饱满,色、水分布不理想,常出现颜色浓青,水高但出裂等问题。
新会卡场口翡翠,也被称为会卡2号场口,出产的翡翠质量略低于老会卡场口,皮壳多为黑乌皮、黄皮及铜钱皮,其颜色多为正阳绿,且与老会卡相似的冰种、玻璃种等高档类型翡翠也时有出现。
会卡3号场口和1、2号场口相距较远,出产的翡翠以冰种、糯化种翡翠为主,绿色呈菠菜绿、油青绿,品质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