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翡翠起胶?
先放一张图 这是我在一个直播买的小挂件,400块3个,我觉得很值,于是问了一下如何观察翡翠的种水。他回答说“种水都很一般,但都很辣眼……”(原话记不清了)于是我就买了……当然我也不是小白,我在看货的时候也注意到了,这2个珠子是糯冰种的,带一点绿,很细腻,起荧光和胶感,所以也很喜 欢。但是还有1个珠子,就没那么喜欢了,虽然也是糯冰种,但是颜色是纯白的,没有绿,感觉很素。
我拿回家后,觉得这1个小珠子挺好看的啊,怎么之前那个卖家说辣眼睛呢。于是我上网搜了一下“怎样判断一只翡翠的种水”,百度告诉我“种水很干”!!!!!!!!!! … … … … … … 吓得我立马把还没脱盒的小珠子拿出来了,还好,它还是完好的。
现在的问题是这个小珠子到底值多少钱呀?我是不是应该把它退货呢?(已经联系买家了,他说这是特殊品种,我不退可以,给我补50块钱差价就可以)如果换做你会怎么做呢? 我其实是个很矛盾的人,我既怕买到假玉,又担心买贵了……
翡翠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内部高温高热的影响,以及受可变硅酸盐的粘合,胶质感的翡翠在玻璃底和冰底的绿色翡翠中容易出现,人们把具有胶质感的翡翠成为“起胶”。翡翠“起胶”主要表现在绿色的聚集体上,“起胶”的绿色在透明度较好的底子上具有特殊的“胶感”效应,表现为绿色翠丽、厚实、凝聚。有的行内人把具有“起胶”特征的翡翠成为“老坑玻璃种”或“高冰种”翡翠。这种“起胶”绿色肉眼容易识别,具有“起胶”特征的翡翠属于上品和珍品翡翠。具有胶感的高等级翡翠,因为稀少而具有极高的价值。
在鉴定翡翠的胶质感的时候,用放大镜观察是有效的方法。下面讲解用放大镜鉴别翡翠胶质感的几个特征:
翡翠的绿色在高冰或玻璃般透明的底子上,在放大镜下呈现明显的颗粒状结构,绿色在硬玉颗粒的周边或粒间裂隙中呈浸染状或丝缕状分布,绿色明显聚集,形成厚实的绿斑或脉带。由于绿色的具有特殊胶质效应,绿色在透明的底子上呈现出特殊的、明显的胶质感,而且绿色十分翠丽。
在观察到胶质感的绿色翡翠时,同时伴随有冰裂纹和絮状物。“起胶”是翡翠形成后期或后期多次受岩浆热液作用,在高热高温条件下形成的,属翡翠中肉质或底子非常好的部分。同时由于受应力作用,常伴生有冰裂纹和絮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