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镯水头怎么看?
“水头”是行内评价翡翠透明度的俗称,主要指的是光线在翡翠中穿透的程度。 “水头越长,说明翡翠越透明;反之则越不透明”“水头足”就是形容一款翡翠透明度很高。 当然这是最直观的视觉观感,更专业的判断还要借助折射仪等工具来测量,不过凭视觉感受也大致能得出一个大概。
影响“水头”的因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矿物的晶体颗粒大小和集合体形态,二是矿物间的缝隙大小。 因为天然翡翠是由多结晶聚合而成,所以会有晶体的粗细(也就是晶体颗粒的大小)。通常来说,晶体颗粒越大,“水头”就越差;相反,晶体颗粒越小,“水头”就越好。 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肉眼看上去可能是这样,其实用10倍以上的放大镜看的话,会发现翡翠的颗粒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粗大。
影响“水头”的另一个因素是矿物的结合方式,主要是结合的紧密程度。一般来说,结合得越紧密,“水头”就越差;相反结合得不紧密,“水头”就越好。 不过影响“水头”的因素有很多,除了以上说的两种,还有镶嵌与否、抛光程度等等都会影响。
例如同一块翡翠经不同厂家手工打磨成器后,由于抛光程度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水头”效果;而若将同一块翡翠用不同工具切割成不同形状,因为受镶嵌与否的影响,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水头”状态…… 所以不能单纯从形状上评判一块翡翠的“水头”好坏,还需要结合多种方式进行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