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辨别翡翠危料手镯?

仲孙玉钰仲孙玉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之前回答过类似问题,搬过来供参考 经常看到有人拿着一块淡绿的石头问这是什么玉、值多少钱……其实,这是一块产自缅甸的绿玉石,学名缅玉,又名翡翠。但市场上有很多来自东南亚乃至非洲的绿色大理石被冒充翡翠,这些绿色大理石具有与翡翠相似的色泽和质地,因此要正确地识别它们还需要掌握一些技巧。 天然翡翠原料的外观特点可概括为“色形带皮”4个字。

1.色形 指颜色形状,一般以“浓艳”、“淡”来形容。 (1)正色。指颜色纯正、浓艳而不淡的紫色和蓝色。

(2)杂色。指颜色不纯,有蓝、绿等色调混加的色。 2.带皮 由于天然翡翠是在地表以下深处开采的,所以都会带有表皮,俗称“砂壳”,有些还带有石花或矿坑。 (1)表皮 是指翡翠表面的一层风化外壳,其特点是坚硬、光滑且呈亮棕色至暗黑色。如长期佩戴,表皮会因摩擦而变得发亮。用指甲轻划表面会有痕迹留下,但用砂纸打磨就会清除痕迹。

(2)石花 也叫“云彩”,是含有其他矿物质的颗粒或其它矿物集合体在翡翠内部堆积而成,呈白色、乳白色或青色,形态有针状、片状、点状、细脉状等。如果一颗珠子里面有大量的石花,则价值会降低很多。

(3)矿坑 是原生杂质(如金属铁矿物)或次生杂质(如泥灰岩中的粘土矿物)在翡翠内部形成的斑点。有的矿坑是原生的,有的是后期受外力作用侵入,大多呈圆形或椭圆形,也有不规则形状。无论何种形状,都较为粗糙,且有一定透明度。

目前市场的假翠主要有四类,即仿染剂类、仿抛光类、仿结构类和假冒品种类。 一是仿染剂类的玻璃制品,通常由高温下熔化的人工合成树脂或塑料加入染料着色而成。由于成分和结构的特性,这种假品密度低,手感轻,硬度低,不易破损,用高倍放大镜观察可见人工着色纹理。

二是仿抛光类的塑料制品,通常由高温下熔化的聚丙烯酸类塑料加工而成。这类假品颜色鲜艳,光泽强,多接近宝石光泽,但透明度较低。用刀切割后可看到明显的切割线,用开水浸泡后部分假品会出现变形、开裂现象。

三是仿结构类的硬质合金制品,是由粉末冶金工艺制成的假品,具有金属质感且强度高。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可见到人造纹理。 四是假冒品种的烧绿石制品,是用绿色的硅灰石或透闪石烧制成近似翡翠的样子,经酸洗、染色而成,也称为“烤翠”或“烧翠”。这种假品硬度大,密度小,颜色均匀,无层次感,用开水浸泡或刀片雕刻都会有明显变化。用高倍放大镜观察可见到晶体结构和颜色不均匀的现象。

祁山祁山优质答主

危料手镯指的就是用裂隙、杂色比较复杂的原料加工的手镯,虽然这样料子的内部可能有着不错的颜色,甚至冰裂等等,但因为其外表的缺陷太多,所以一般都被归为危料。这样料子的手镯在完成之后依旧可以看到很多的裂隙或是杂色,而很多危料手镯会进入翻新程序,上蜡,染色等等进行处理。虽然处理之后的危料手镯可以以次充好,但毕竟其本质还是危料,翻新之后的色彩也不可能100%的被吸收,所以一些缺陷我们依旧是可以看到的。比如裂隙,危料手镯的裂隙基本上都可以看到,有明显的白、黄色裂纹。这种裂纹一般是内部缺陷所致,比如石纹、裂隙等。

还有些是工艺性的裂纹,这就需要和手镯的裂纹进行对比了。石纹产生的裂纹是内粗外细,工艺裂纹多是敲击所致内外同粗。还有杂色,危料手镯的杂色一般会存在于裂缝处,有些在翻新的时候没能处理干净,所以还存在白色或其它色点。不过大部分在翻新工艺之后很难分辨,所以要和手镯的整体色相进行对比,和其邻近部位对比,看是否有与周围不同的颜色出现。最后色彩,危料手镯的颜色在翻新之后色彩会不自然,可以和上文说到的正料手镯进行对比,色彩上一般会偏色发乌,不够纯正。当然危料手镯价格低廉,就算知道是危料,只要喜欢也是可以购买的,但一定要明了自己的购买的是危料手镯。

上蜡是翡翠手镯中很常见的事情,可以很好的突出翡翠的通透感和色彩,使翡翠变得更加的漂亮。不过现在一些不良商家,为了使劣质的翡翠手镯增值,而先后使用了染色、注胶、上蜡等方法。在知道了危料手镯的一些鉴别方法之后,我们还需要知道翡翠手镯上没上蜡的鉴别,是否上蜡也是手镯价值的重要因素。

没上蜡的翡翠手镯在长时间的佩戴之后,接触空气,可能在表面形成一层白腊,类似包浆的一种东西,表面较为干涩,用手指摩擦可以感受到很粗糙的感觉。而上蜡后的手镯会给人非常润泽之感,而且其冰裂纹等缺陷得到了极好的掩盖。所以其价值较之没上蜡的手镯来说,是有着较大的区别的,所以我们必须知道翡翠手镯上没上蜡。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