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翡翠共生的是什么?
在自然界里,翡翠通常是以矿物的形式存在,主要成分为钙镁硅酸盐(CaMg〔SiO4〕);有时也会含有绿色铬、蓝色氧化铁以及黄色氧化锌等矿物。这些矿物因为色牢且纯正,会在漫长的地质时代里逐渐形成美丽的石头。 那么,与翡翠共同生长的是什么呢? 主要是绿泥石和阳起石两种矿物质。由于这两种矿物对光的反射效应,它们在翡翠中如同“画龙点睛”一般,让玉质显得更为灵动、有神。而这两种矿物之所以能留在翡翠中,是因为它们的硬度比翡翠的硬度高或者是差不多,所以在摩擦过程中不会留下痕迹。相反,如果有些矿物比翡翠的硬度低,那么在相互磨合的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划痕,最终未能进入翡翠中,只能分布在表面形成了“砂眼”或“酸蚀纹”。
与翡翠一同生长的还有铬铁矿、褐铁矿、锐钛矿、金红石、钠长石及辉石等矿物。其中,含铬铁矿多呈浅绿色,含褐铁矿多呈黄棕色,这都使得翡翠呈现出丰富的颜色。
当然,除了上述矿物外,还有一些金属硫化物也存在于翡翠之中,但是它们大多呈细小的颗粒分布,并在一定的光照下才会显现出色彩。比如:黄铜矿显示为淡黄色,黝铜矿显示为黑色,磁铁矿显示为黑色或者灰黑色,方解石显示为白色等等… 如果对光波吸收特性进行分析的话,会发现翡翠中含有70多种元素及其化合物,因此看起来是半透明至不透明的晶状集合体。 当然,由于形成条件不同,翡翠内部的结构也会有差异。一般说来,由玻璃光泽变为油脂光泽的为优质翡翠;结构紧密、均匀,透明度好且色匀的,质量亦佳;若构造粗糙,不均匀,透明度差,则有瑕疵,价值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