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光怎么看翡翠条纹?
看天然形成的条纹要观察其纹理和颜色变化的节奏,通常来说,天然翡翠的条带(纹)有2种类型、4个颜色阶段—— 这两种类型的条纹在视觉上是有明显区别的,在鉴定时可以根据具体条带的形状进行判断。 再来看看不同色阶的条带变化情况—— 这四个色阶是随着色调的加深而依次排列的。注意:这个“由浅至深”是相对于局部而言,即某个区域的颜色是从浅到深的过渡,而不是指整体颜色由淡变浓的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什么种类的条带,都是有色根的!也就是说,从表面上看,条带是有颜色的主体部分;而从内部看,这些有色部分的边缘其实是深色色带逐渐加粗加厚的过程。 这就是自然形成条(纹)路的形状及颜色变化规律,掌握了这条规律,再结合抛光面观察到的条(纹)路走向,就可以判断天然和人工处理了。 但这里要强调一下,上述方法只能分辨出天然的或者经过“洗、浸、灌”处理的翡翠,对于经过“染色充胶”处理的B+C货,这个方法就无能为力了。
白色光其实是所有颜色的集合,从物理上来讲,即白色光是由不同频率、不同波长的光构成的,而不同波长的光对不同物质的折射能力也是不同的。所以不同的矿物对白色光的折射率不同,所以会产生七彩的光。翡翠便是由不同的物质所组成的,在白光的照射下,其内部某些物质便会因为不同波长光的折射而产生不同颜色,从而形成所谓的翡翠色。
在翡翠内部,对光的折射率最大的物质就是铬,它对入射光的折射会产生最深的绿色。翡翠内部的其他颜色都是由于次生晕色造成的,比如紫色便是由于次生色产生的。此外,我们常见的玻璃种翡翠,因为内部几乎都是纯以硬玉为主的翠性物质,所以对光的折射非常均匀,所以玻璃种翡翠显得水润通透。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普通的白光对翡翠的作用是使翡翠产生颜色,而不是起到突出作用,甚至对于某些特殊翡翠,普通白光可能使这些翡翠的自身色与某些矿物杂色融合,而不能很好地区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