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镯子是带絮好么?
先放图 昨天刚买的,在云南翠湖那边买的手镯,因为很喜欢所以过来答一下。 放图 因为图片有点暗 所以就放了一张阳光下和一张灯光下的照片 其实一进门就有个很大的柜台 这个手镯就是老板娘给我看的 说是老坑冰种(具体是不是我也不懂) 当时很激动 然后价格方面.....我也没还价 因为太喜欢了哈哈 我也不知道多少钱 我心里预算3000但是又觉得太便宜可能不好 所以就没敢还价 老板直接给打了对折 真的特别感谢
我是从南京过去的 因为疫情原因已经在家窝了一年多了吧 一直都很想要个手镯 但是又觉得太贵了不行 然后忽然有一天就想通了 有钱难买乐意嘛!! 最后在云南玩的时候 看见这个镯子立马飞奔过去 看着就很开心 (▼皿▼#) 虽然有人说飘花的地方有纹,但是我戴上之后完全看不见啊,而且我洗手洗澡什么的都带着,已经几天过去了还是这样,反正我又不是专业的,觉得美就好啦~
因为翡翠是一种多矿物集合体,内部主要由硬玉矿物和次生矿物有规律或无规律的组成,所以在翡翠内部难免会有一些石花(原生的白棉、晶体颗粒感等),也就是平常所讲的“絮”,所以从整体上来说,有“絮”的翡翠镯子是比较正常的。
不过不同部位的“絮”对翡翠的耐久性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翡翠底子比较细
翡翠的“絮”处于比较次要的位置
比如只局限在翡翠镯子的边角处且数量不多,那么对翡翠的耐久性影响不大,带起来比较放心。
如果“絮”比较多,处于主导地位,那么在佩戴过程中发生断、裂的风险也就越高,而且“絮”多的翡翠镯子看起来比较“脏”,影响了其美学效果,也降低了其经济价值。
不同性质的“絮”
我们最常见到的是带黄色、藕粉色或白色,肉眼可清楚见到的棉絮状的棉,这类絮状物对翡翠的耐久度影响不大。有些棉絮状物在高倍放大镜下可以见到一些比较细微的裂纹,这一类“裂棉”的存在降低了翡翠镯子的耐久度,带起来需格外小心。
一些呈丝状、毛发状、团块状或片晶状的硬玉晶体颗粒(俗称石胆、石线、黄GG),若只是少量、次要地存在,对翡翠的耐久性影响不大,同时因为其往往呈绿色,又增加了翡翠的绿色,所以价值较高。
若是大量的这类“絮”存在,则降低了其所佩戴的安全性。
翡翠镯子是圆环薄片状,承受的压力比较大,所以在选择带“絮”的翡翠镯子时,主要注意一下“絮”是否主要分布在受应力较小的内弧面,也就是“U”字形凹槽内,则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