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阴雕是什么6?
这个“阴”字很微妙,可以理解成雕琢过程(与“阳”相对)的工序在玉器中处于阴面或者背面,所以被形象地称为“阴刻”或“阴雕” 。 当然,这样解释比较乏味且不够直观,那么接下来上几张图就明了多了~ 如图所示,通常我们在欣赏一块玉雕作品的时候,是“看”着亮光处的,而雕刻形成的纹路通常位于阴影处,因此我们可以把处于明亮部的称为“阳面”,把位于暗影区的称为“阴面”。由于在玉雕的制作过程中,往往先做好器物的“阳模”再进行雕刻,所以大多数情况下的“阴雕”其实是“雕刻”产生的,只不过因为其加工方向性的不同,在视觉上形成了“由明入暗”的效果。
当然,也有特殊的情况——比如这块牌子的表面非常光滑,无凹凸感,但我们仍然视其为“阳刻”,原因就在于虽然它呈现的是“阳文”,但却是借助了“雕刻”的工具和手法来完成纹饰部分的。 总之,关于“阳雕”“阴雕”没有绝对的说法,很多时候只是根据需要为读者朋友更直观地诠释其中的门道,并无特别明确的区分标准,甚至有时候连行内人也会忽略这些细节上的讲究……
翡翠的雕刻工艺种类繁多,从加工工艺的造型来分,主要有立体圆雕、立体半雕、浮雕、阴雕等加工方法。今天要介绍的就是,阴雕工艺的几种雕刻技法。
1、阴文法 阴文法指在器物表面以文字为内容进行的雕刻技法,它包括阳刻阴字和阴刻阳字两种方法。阳刻阴字,即在器物表面刻下去,保留被刻掉部分的底,使其呈文字形状凸起,文字有自然立体感和真实感,但无图案效果。阴刻阳字,是在器物上刻除文字部分以外的多余部分,使文字凸现在器物表面,文字立体感强,有图案效果。
2、阴雕法 阴雕法是根据图案的深浅、浓淡、明暗,采用平行雕刻和丛刻的方法,由浅入深,使图案逐渐显露出来。这种方法是在器物表面全部刻下去,保留被刻掉部分的底,使画面呈纹饰形状凸起,画面有立体感,也称作“反浮雕”,“阴凸雕”。采用阴雕法制作的器物,常用于镶嵌在屏风、镜框上作为装饰。
3、阴刻法 阴刻法是在器物的平面或立体表层,刻除画面以外的部分,使纹饰凸现在器物表面,表现手法多样,或用阴线,或减地平铲,或丛刀雕琢,手法灵巧。
4、阴纹法 阴纹法就是在器物的表面刻出线条、图案、花纹,而花纹图案没有深浅之分,没有图案以外的多余部分被刻掉,类似平面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