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看水还是看种?

危晨慧危晨慧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内行看种,外行看色” 这句话是说给新手看的,意在提醒新手买翡翠不要只看重颜色,更要注重种水,其实对于大部分买家来说,只要不是特别业余的,都会注意选择种水好的(当然,你买个200元的挂件,要求也不能太高是吧);

至于老司机,当然是以色为第一标准了,毕竟种再好,色不好,这玉也不会有什么灵性,也就是块普通的玉石了。 所以这个问题其实是针对新手买翡翠提出的,如果你刚入坑,那建议你多看看种水好的料子,这样的料子做首饰质感很强,戴出去也很有面子;但如果你已经是个玩了好些年的老油条了,那就随你挑了,种好色好的自然最好不过,如果种好色一般,也没什么,毕竟作为首饰,最主要的功能是装饰功能,一块材质一般的宝石,经过设计和加工也能有不错的效果;但如果种差色好,那就要好好考虑一下了,因为这种料子做首饰可能就比较一般了,但它可以做雕件,如果设计到位,也能有不逊于高种水的首饰效果。 所以总结一下就是,新手买翡翠,多看种,老油条买翡翠,看色!

靳宝伟靳宝伟优质答主

大家要知道翡翠的水是怎么来的。我们常说的水就是对翡翠内部结构状态的一种形象化描绘,而形成这种状态最根本的因素是组成翡翠的硬玉矿物的结晶颗粒之间的间隙。

水头好的翡翠,其硬玉矿物之间间隙非常小,光的反射率很低,透射率高,因此肉眼观察时我们就能看到光在翡翠内部运行时产生的类似水进入细小缝隙中形成的那种湿透、饱满、滋润的状况,即俗话说的“水好”。

相反,硬玉矿物之间的间隙大,则光的反射率高,透射率低,因此肉眼观察时能看到很多被反射的光,而进入翡翠内部的光却很少,所以内部就比较干枯,外部看起来也就更加花、散、粗、干,这就是俗话说的“干”或“水短”。

翡翠的种则是根据硬玉矿物结晶颗粒的大小、颗粒之间胶结情况和绿色的形态来判断的。在判断翡翠种份时,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影响翡翠种份的因素包含三个方面。

一是硬玉矿物的结晶颗粒大小。我们知道,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结合在一起成为分子,分子结合在一起成为晶体(结晶质)或非晶体(非晶质)。硬玉矿物就是由原子构成的结晶质矿物。在自然界中,这种硬玉结晶颗粒的大小差异很大,有的肉眼就可以看出来,有的即使在高倍显微镜下也成“磨糊状”看不清楚。

二是硬玉矿物之间结合的紧密程度,也就是硬玉矿物颗粒之间间隙的大小。从翡翠的产出过程来看,成矿晚期形成的翡翠,硬玉矿物的自生成分多,颗粒较粗,并且结合的很紧密、致密;成矿早期的翡翠,硬玉矿物常呈他形——它形,颗粒较细,相互之间的间 隙较大,这种翡翠常为冰种、糯化种。

三是绿色的形态。很多翡翠中会同时包含白底子、绿和一些杂质。从种份的角度对翡翠进行评价时,我们常用玻璃种、冰种、糯化种、豆种、干青种等来判断翡翠内部结构的优劣,实际上还应包含绿的形态的优劣评价。翡翠中的绿在结晶颗粒较大的环境中形成时,常常是不规则地赋存于硬玉颗粒的缝 隙中,这种绿被称为“脉绿”;在结晶颗粒微细的环境中形成时,常常呈纤维状、柱状或浸染状沿硬玉间隙赋存,有时和一些杂质同时存在,这种绿被称为“浸 染绿”。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