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岫玉值钱吗?
现代许多人把玩岫玉,并且把具有收藏岫玉当成了投资的一种新兴时尚。“物以稀为贵”,由于岫玉矿床处在闭塞的山沟里,且富含透闪石的密度低,难挖掘,所以矿床愈来愈少,这也使珍贵的岫玉越来越稀少。
据业内人士介绍,过去20年里,中国工艺美术界对岫岩玉重新认识了。轻工部1987年出版的《玉雕精华》一书中,把岫岩玉同我国五大名玉——和田玉、蓝田玉、金陵玉(也可叫独山玉)、昆仑玉(包括新疆、青海产的玉)、绿松石并列同评。其中,岫岩玉价值最高。
据介绍,岫岩玉因矿体呈水平状分布,矿石含钠量少,质地细腻,具有油脂结构,最佳品种为产于辽宁省岫岩县蛤蟆塘的“老坑料”,矿物学称钠钠闪石,它的特征是硬度以6—6.5为主,比重为2.5—2.8。它的颜色有白、灰白、黄白或腻白,不透明,有的微透明。因受空气中化学物质作用下而在表面生成一层浅褐色、褐红色、黑色沁斑,但质地仍旧坚硬,没有裂纹,仍然保持原有玉质。
市场上多见有红、褐色岫玉,质地细润,略有透明,呈不透明光泽,与产自辽宁范家洼的鲜红色岫玉及四川产的深色岫玉不同。
清代诗人杨兴祖咏《岫玉》诗一首:“润比昆吾碧,骄胜过汉绿。绝怜无翅鸟,轻举托瑶玉。”
由于岫玉质地润泽,色泽典雅,温润似腊,具有一定的光泽度,因而被古人视为珍宝。用岫玉琢成的玉器,在历史上被誉为“真玉”。周代,岫玉被列为“六瑞”之一,佩带它,表示身价高贵。汉朝把岫玉作为“贡品”,专供皇帝及宫廷贵族使用。到唐代,岫岩玉进贡更多,官府在挖掘玉矿时,发现一块重约1吨的“无根翠”,又名“羊脂玉”。它是世界上材质极佳的珍宝。宋代诗人苏轼在《柳氏二奴跪坐石屏》诗中说:“我欲穿针莲袖长,玉奴怜我老裙孤,为君剪烛兮披襟,月下驾鱼兮濯虹。”苏轼这里的“玉奴”,当指宋代著名的“洋子水仙”、“绛桃”、“缃桃”等名贵的桃花石(即岫玉)。
明代,皇帝赐予王宫贵族、诸番大臣的佩饰中,有不少使用软玉(岫岩玉)制作。
清代,岫岩玉不但成为宫廷御用珍品,而且被视为吉祥荣誉的象征,皇帝对产于岫岩的玉特别青睐。乾隆皇帝喜欢岫岩玉,他六下江南,巡游各地,每到一座名园古刹,总要选中一块佳境美石置入园中,或作为镇园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