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内部有很多丝状纹?
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也就是行内所说的“棉”,有棉的翡翠多吗?非常多,几乎90%以上的翡翠都有棉,只是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而已。 上图这个手镯,外圈有一条宽宽的绿色带子,上面布满了点状/颗粒状的“棉”,因为种老色阳,所以这些“棉”没有掩盖绿色的色调和颜色,反而增加了绿色灵动跳跃的效果(如同加了滤镜一样);
上图中翠友手中拿着的这个挂件,内部大片的白色棉把绿色的局部掩盖了大半,使得整个绿不那么显眼,不过这种若隐若现的感觉正体现了翡翠的“灵气”,就像云雾缭绕、青山绿水中的远山,可望而不可即,给人生机勃勃之感; 而有些“棉”是比较烦人的,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到翡翠的美观,如上图的吊坠,里面白色絮状的“棉”将绿色完全覆盖,除了边缘一点绿之外,整块仿佛一匹没有染料的麻布,很是单调乏味。
那这些“棉”从哪里来的呢?它们都是翡翠在形成过程中混入的杂质,也就是矿物粒间物质或金属离子。这些“棉”的成分复杂,有的是固态矿物解理面的包裹体,如云母、长石等;还有的是晶体之间相互融合穿插而成,比如钠长石(主要含SiO2及Na2O)+阳起石(主要含Ca2(Mg6)2(SiO4)3(OH)2)的交织结构等等,形成的“棉”具有不同的外观。
其实,“棉”的存在并不是毫无意义的,它对于翡翠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丰富了翡翠的种质,使翡翠有了更复杂的结构和组成,从理论上面解释了为什么同样属于玉石类的和田玉、伽南玉等其他玉石却没有像翡翠一样充满生命的灵性;
其次,它的存在证明了翡翠的天然属性,人们一直误以为天然翡翠都是“无瑕”的,实际上天然翡翠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瑕疵(例如裂纹、石纹),因为这些瑕疵不是人工可以伪造出来的,而且往往瑕不掩瑜; 最后,它的存在提高了翡翠的价值,正如上文中提到的那样,由于人们对完美度的要求各有不同,因此价值判断的标准也会有所区别,但是无论怎样,有一分颜色就值得增一分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