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老坑翡翠吗?

鄂思圻鄂思圻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在做清史时,发现《调鼎集》中有关于老坑、新坑的记载。 “老坑”、“新坑”皆指开采出来尚未打磨的玉石原矿石。 “新坑”颜色比较浅,质量较差;而“老坑”则颜色较深,质地较好。

“凡玉之色纯者,有如胭脂水,有如青盐色,有如姜黄、蜜合,皆有纹络。嫩绿色,或淡绿而有黄晕,或黄而有绿点,俱无纹络。 .... 老坑所出,色纯不杂,温润透明。”“新坑所出,色虽亦纯,却有纹络。”(《调鼎集》)

至少在乾隆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到,翡翠的颜色由深浅变化来区分品质。而且认为颜色越浓越好,如“紫红、粉紫”。 而现在的人们更喜欢偏绿色的“阳绿”、“苹果绿”。这是人们对色彩的审美,在时间上的差异。 书中还介绍了辨别新老坑的方法。

“至于老坑、新坑,验其色之深沉凝重与否可辨也。”(《调鼎集》) “若以手指弹之,有声如磐者,为新坑;无声者,为老坑。”(《清稗类钞•矿冶类》)

今天来看,这个判断方法并不准确。因为有些老坑的翡翠,硬度高,敲击时可以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比如玻璃种、冰种。而有些新坑的翡翠,硬度并不高,声音并无低沉之感。但这种方法只能作为参考。最准确的鉴别方法,还是借助仪器测量。

楼锦安楼锦安优质答主

清代老坑翡翠没有被发现,但是有山石翡翠和水石翡翠,根据清代的书籍的记载,山石翡翠的颜色要比水石翡翠的颜色鲜艳且明亮。

云南,德宏州,瑞丽市,有一条河叫做南兰河流域,在南兰河流域有一个地方叫做“帕遮龙”,“帕遮龙”是一处老坑翡翠场,它是帕累版纳国重要的翡翠产地。“帕遮龙”翡翠场被发现于清乾隆年间(1725年左右),停采于解放战争时期,它被开采了一百多年,是清至民国时的重要翡翠产地。从帕累版纳国到昆明,需要经过腾冲,那时的腾冲成为交易翡翠的集散之地。

1875年左右,缅甸为了发展经济,向缅甸境外的人,开放帕遮龙产翡翠场,那时我国的人到帕遮龙人越来越多,他们在那里买下或租下开采石场,开采的“帕遮龙”的翡翠原料,运往腾冲或其它的地方去交易。那时的翡翠商有缅甸人、傣族人以及汉族人。

从这以后,翡翠商源源不断的将产自帕累版纳国老坑翡翠场产出的翡翠原料运回腾冲,其中有一部分原料和加工的成品运往内地,翡翠的生产、交易规模逐步扩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