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地马拉翡翠哪里产的?
首先,我们要清楚一点,现在的翡翠市场,已经基本被缅甸所垄断。这是因为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翡翠原石主要的产地是印度和巴基斯坦,随后他们逐渐停止了对翡翠原石的开采。
同时因为东南亚地区对于玉石原料的需求量比较大,因此许多原矿场都开始向该地区供应原料。当然,也有其他的地方出产翡翠,比如俄罗斯、韩国甚至美国等都有产出,但这些地区的原料多是用于低端的饰品或摆件,质量好的原料多供应给中国加工。 那么为什么现在市面上流通的翡翠大多来自缅甸呢?
这是因为1950年到1970年间,缅甸出了优质的翡翠,而这一时期正好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国际市场对于中国货物需求量增大,当时由于政治原因,欧美等国家禁止或者限制从中国进口玉器,但缅甸的翡翠则不受任何限制,因此大量缅甸翡翠进入中国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这时期进口的缅甸翡翠多为山料,也就是原石,经过雕刻师的设计,再结合中国的制作工艺,最终成为可供人们把玩的成品。 而随着市场的需求增加,缅甸一些矿区为了利益最大化,开始加大力度开采原来储藏量并不多的优质翡翠,并不断供应市场。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前需要人工开采的宝石,现在很多都可以使用机械作业了,这也导致了近年来优质翡翠资源的枯竭。 虽然现在已经有了很多新的翡翠开采基地,比如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地,但无论是从品质还是产量上都无法与缅甸相比。更何况现在人们对翡翠的认知度正在不断提高,未来趋势必定是需求量大增,这样一来势必造成市场上翡翠供小于求,价格必然水涨船高。
危地马拉,一般简称危国,是目前公认翡翠产地之一,危国所产翡翠在专业术语中,一般简称为危料。危料是翡翠料源中品质差异极大,从品质极差的水沫子(透明石),到与缅料相似的高等品质危料皆有出产。危料的品质好坏主要分为两个系列,一是透明度较低,色根明显不均匀的半透明绿色石料为主,其颜色鲜亮艳丽,水头一般,紫色,黑色、黄褐色裂隙与绿带相伴而生。另一类即是颜色不够鲜艳,但透明度较高,有些甚至可以达到玻璃种水平,但普遍糯化,行内称为“油青化”的高品质危料品种
危国翡翠产出地:
危国翡翠所产地区一般称之为索洛贡地区(也称为Sollojón),索洛贡地区处于危地马拉莫塔瓜河附近。莫塔瓜河是危国的第二大河,索洛贡是位于河流中央的小岛,该地区目前有多个翡翠矿床,著名的翡翠矿区有Pacayita和Tunagie等。
危料的鉴定特征:危料的鉴定特征是与缅料对比总结而来,目前总结的危料鉴定特征有若干条,其中国际珠宝界认可的鉴定特征主要有6条:危料的翡翠主要鉴定特征为
1、表面橘皮效应不明显。
2、较易见到黑色不规则碎斑(褐色铁锰帽化及硅化)。
3、透光下色绿与透明度不一致(水一般的地方颜色好,通透的地方颜色会变淡很多,即有色根存在,色根较为明显粗大,一般会混入黄褐、黑紫色丝带状或斑点状,行内称为“黑丝”,色调不均一,色绿与透明度不一致,水青化较严重)。
4、透光下纤维闪漏呈定向粗直状(行内称为“直丝绺”)。
5、颗粒感更为突出。
6、颜色过浓处呈暗绿或黑色漂浮于冰点上且有黑色包裹体相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