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江怎么画?
这个题目有点大,我以长江入海处作一个例子吧——崇明岛。 崇明是中国第三大岛屿(第一大是台湾,第二大的舟山群岛),也是中国最大的人造岛。它北临长江,南靠杭州湾,西边是苏州和无锡两大城市。它的形成过程是这样的 在距今6000多年前,这里原是古长江河道,由于地质运动,黄河和淮河的泥沙使河道淤积,江水改道北去,在今南通市区附近注入黄海。在长江口南北两侧分别形成了北岸的江苏苏北平原及南岸的江南丘陵、浙北平原。到了汉代,黄河又多次在河南决口泛滥,大量泥沙冲入古运河,淤塞了此前形成的江南运河,并使航道向东南延伸进入太湖流域。与此同时,黄浦江开始形成。
魏晋南北朝时,黄河再次频繁泛滥,并在隋唐时最终在南岸形成了一条新的河口。这条新河口就是今天的南浔镇。由于长江河道在这里发生倒灌入海口,使得此处河床较高,水陆交错,土地肥沃,逐渐成了一片富庶的土地并且成为当时江南四大镇之一(另有松江华亭镇、昆山周庄、常熟虞山)。
北宋以后,由于太湖湖底升高,湖水外泄,原来被包围在南浔镇的太湖水经新河口东流,从而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苏州城外的枫桥河与京杭运河以及杭州西面的钱塘江。同时随着长江挟带的泥沙的不断沉积,南浔到吴江一带的湖泊逐步消失,在南宋时形成了广袤的湿地和沙洲。
元末明初战乱时期,大批难民来到这些湿地荒滩上垦殖,他们首先在湖边建造寨墙以防潮防涝,并在种植水稻的同时圈养畜禽。到了清代中叶,这里已成为“一马平川”的丰腴之地。
随着人口增多和河网密布,这里的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经济也空前繁荣。但这里的堤坝由于缺乏维修导致1870年(晚清同治九年)大洪水的时候溃败,给当地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人们终于认识到了保护家园、加固堤坝的重要性,于是在政府和民众的合力下,这座规模宏伟的水利工程于1876年开工,历时十年建成。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吴淞江阴长江大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