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如何辨认?
隆航最佳答案
这个就要多看书了 我这里有一本比较基础的鉴定书籍 可以分享给你 希望能帮到你 还有一定要多看视频 这个网上很多 百度一搜就有 我以前看过一部纪录片 大概叫 妙手仁心(记录故宫瓷器的修复过程) 还有很多类似纪录片 我觉得看看这些很有帮助 能帮你更好了解瓷器
至于如何辨别真假 这个还是要多看 多学习 千万不要相信什么秘诀 或者所谓秘籍 鉴定是一件很严谨的事情 这本书里基本介绍了瓷器鉴定的基础知识 如果感兴趣 你也可以看一下这本书 对于你以后学习瓷器鉴定一定会有帮助的 最后还是那句话 要多看 多学 多思考 祝你早日入门
中国瓷器的鉴定是一门比较系统和庞杂的学问,一般常见的鉴定方法,可以分为目测法和测试法等,下面主要谈目测法中的几个基本要点:
看胎质。胎质是构成器物的物质基础,看胎质主要可以鉴定出各个时代的烧造技术以及胎土成分。不同朝代的器物,不同的地域的窑口,其胎土颜色有所不同,比如北方瓷多为灰白色,而南方瓷多为灰白色或米黄色,而且由于南北原料中含铁量的高低不同,所以成品烧出来呈现出的颜色也就不同,北方瓷多为芝麻酱色,而南方瓷多为火石红色。胎质的结构亦有所不同,如宋代和清代早期及以前的标本,其断面颗粒无晶莹感,而唐及五代的标本则明显可看出石英晶体颗粒。再如,明初的永宣时期,其细泥瓷胎,洁白坚致,细腻而富有“牙骨”,叩之有清脆的金属声,器物脱手也有响声,清三代粉彩器的胎质细洁如脂粉。这些都是各个时代的烧造技术的体现。
看釉质。釉质是附着在瓷胎表面的物质,是鉴定器物的重要标准之一。例如唐代的翠绿釉瓷,釉质肥厚莹润,清澈透亮,釉内隐含着细碎的冰裂纹,这是唐代制瓷业的一大特色,亦是鉴别唐代瓷器的科学依据之一。
看纹饰。器物的纹饰是当时政治、经济、人们意识形态的一种直观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如,元代至清代均有五爪龙,但是细看仍有区别,元代五爪龙的爪极为粗大,呈月牙形钩曲。明代五爪龙形象矫健,爪端锋锐,甲纹分明。清代五爪龙形态雍肿胖拙,爪之甲纹则粗而模糊。如莲瓣纹,唐时丰满肥润,五代开始变尖瘦,宋金时呈波浪形,纹线内常刻有筋脉等。
除以上三点外,还需从包浆,重量,造型,粘合程度等等加以辨别,综合判断,切忌一叶障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