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锡壶有收藏价值吗?
民国时期,制壶艺人中除了朱可心、顾景洲等大家外,还有李逸农、裴雅轩、王寅生、刘永锡等人。其中以李逸农的作品最为特殊。他不仅是一代紫砂工艺大师,更是一位在艺术史上享有盛名的画家。他的紫砂壶兼具“诗、书、画、印”之美,为历代文人所追捧。这直接导致了民国时期紫砂器市场的繁荣和紫砂艺术走向的多元化。
当时,上海、南京等地出现了不少专门经营紫砂的商店,如北京的“瑞蚨祥”、天津的“荣宝斋”、上海的“万裕丰”和“四明戏法”,以及南京的“李捷记”等等。这些商号不仅销售紫砂陶器,还收购名家佳作,甚至代为雇请工匠复制名家作品。在这一时期,许多民间艺人因其出色的技艺而被招入府邸,供职于各大商号。
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新中国建立初期。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多方面原因,紫砂行业的整体水平一度陷入低谷。直至1976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加快,紫砂业才又一次迎来春天。近年来,随着人们财富的增加和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各种艺术品市场呈现火爆态势。作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和艺术品之一,明清紫砂器的价格更是水涨船高。不过,市场上也出现一些仿冒品或年代不明的假古董,这就需要藏友擦亮眼睛,认真辨别。 那么,什么样的东西是有价值的呢?
一般来讲,一件艺术品的价值是由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决定的。想要判定一件明清紫砂器的价值也不能例外。首先,必须了解它的出处,即它是哪一位名匠所做;其次,还要看它有没有传承有序的证明,如当年的发票或其他票据;最后,当然要考察这件作品的本身质量如何了。如果上述条件都符合的话,就可以判定这是一件有价值的古玩。反之,则是一件无甚价值的“仿古做旧”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