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里面黄的是什么?
翡翠是由多种矿物组成的,通常为粒状结构,少数为纤维状、柱状。其中主要矿物为硬玉(NaAl(SiO4)2),次要矿物为透辉石(CaTi(SiO4)2)和闪锌矿(ZnS)等。 天然翡翠中黄色调有多种,其成因也各不相同。 在自然界中,硬玉常与辉石类矿物紧密共生。其中,绿色调翡翠的主要成分为硬玉,含有微小颗粒的透辉石;而黄色调的翡翠则含有一定量的铬元素。当铬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绿色变为鲜艳的色彩,即“翡”;而当铬含量较低或者无铬时,绿色变成黄-棕色调,即为“翠”。业内通常认为“绿随黑走,黄随红出”,即黄色的色调来源于围岩,绿色的色调来源于内部矿物。但也有例外情况,如含铁量高的绿色翡翠,外围也可能显现出黄色色调。可见颜色分布的规律性并非一成不变。
除了化学成分的影响之外,翡翠的颜色还受到外界温度压力等条件的影响。高温情况下,铬元素以三价态形式存在更容易进入晶格形成色域。高温下形成的翡翠颜色偏黄。反之,低温下的翡翠偏绿。高压环境下形成的翡翠多呈现浓艳的颜色,而低压状态下形成的翡翠多为淡色。也就是说,压力也是影响颜色的关键因素之一。 染色剂的使用也能改变翡翠的颜色。目前市面上存在着大量人工染色的翡翠,此类翡翠大多价格低廉。由于染色剂会溶解于碱性溶液中,因此采用酸性消毒液浸泡的方法可以有效鉴定是否染色。激光色谱仪等仪器也能够辅助判断是否有染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