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里玉雕最好?
我首先想到的是,有“天下第一州”之称的美称的苏州。苏州在宋朝时就已有“玉乡”之称,到明代更是得到发展,清代中期为鼎盛时期。当时的苏州有一千三百五十余家玉器作坊,工匠达两万多人。 《苏州府志》中载:“至清雍乾间(1723-1735),苏人好珍玩,玉器之业遂兴。其制作有亭院、人物、花鸟、器皿等类……大抵工巧纯熟。”当时苏州玉器除供当地人士和游客购买外,还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地区。
不过,现在苏州的玉器作坊已难觅踪影。 中国第二大玉器产地是云南昆明。这里生产的玉器原料,主要来自缅甸,也有少量来自新疆和田等地。上世纪60年代,由于北京玉器厂要建设一座大型矿山,方便取材,便派技术人员到云南选矿。他们发现这里的玉料颗粒较大,而且质地坚硬细腻,非常适合雕刻。随后,北京的玉器艺人纷纷南下,教当地人琢玉。
经过长期的发展,目前的昆明已拥有上千家玉雕工艺品加工作坊,从业人员多达四万多人。这些加工坊规模一般都不大,多为家庭式经营,主要靠手工操作。他们所售玉器价格一般都很便宜,因此深受国外消费者的喜爱。 广东广州也是我国重要的玉器生产地之一。
中国是玉雕大国,各个地方都有独特的技艺风格,在北京、新疆、上海、西安、扬州、南阳、苏州等地都形成了流派。随着玉文化的推进,很多新玉雕派系在成长壮大,比如成都玉雕、河南玉雕。这些新派系玉雕将慢慢成长为玉雕流派,形成玉雕流派群,推动中国玉文化向前发展。
玉雕流派
1、北京玉器:宫廷遗风 北京玉雕历史久远,工艺精细,技艺高超。北京玉器在明代已享盛誉,到了清康乾年间,达到鼎盛,玉器制作成为全国的中心,宫廷工艺玉器的精华在北京玉器中处处皆是,其选料严格、设计精心、琢磨规矩、讲究传统规矩的风格,反映了中国玉器发展的最高水平。其特点可总结为:用料上乘、造型庄重、技艺严谨、琢磨精细。 北京玉器的造型多为仿古器皿,尤以碗、瓶、炉、薰、尊等传统器皿最多。在工艺上讲究“闷线”和“平脏”、磨光。 北京玉器图案花纹庄重严谨,带有浓厚的宫廷遗风。代表作品有:青玉器皿、嵌金丝对联瓶、九龙浴佛挂屏等。 北京玉雕在50年代以后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并培养了一大批工艺美术大师,以特级工艺美术大师王树森为代表。
2、扬州玉器 博大精深 早在唐代,扬州玉器就受到皇宫青睐;清乾隆年间,扬州玉器脱颖而出,博大精深、气势磅礴的宫廷玉雕,出自扬州玉雕师之手。扬州玉雕在造型、线刻、琢碾、抛光方面,具有自己的独特技艺。其特点可总结为:剜脏去绺,用料得当,造型庄重,刀法利落、圆润饱满。 扬州玉器注重造型,讲究镂空雕技艺、琢磨平洁细腻、气韵流畅。它分山子雕、炉瓶、人物、花鸟件等种类。在用料上,常采用大的整块料进行雕刻,气势恢宏、工艺精细,代表作品有:“大禹治水图”玉山、渎山大玉海等。扬州特级工艺美术大师有江春源等数位。
3、新疆玉器 新疆是中国最古老的玉雕基地,和田产美玉闻名海内外。和田玉雕受京派、扬派的影响很大。其特点可总结为:用料上乘、因势施艺、量料取材、构图新颖、俏色巧用、琢技精湛。 新疆玉器造型优美、用料考究、构思严谨、技艺精湛,尤以大型维吾尔族人民所喜爱的把件和摆件最佳。大型摆件以炉瓶、熏鼎、山子、花薰等为多,把件以上挂、佩件和小摆件为多。 新疆玉雕在60年代以后得到迅速的发展,逐步形成自己的地方风格。新疆特级工艺美术大师有吾甫力等数位。
4、上海玉器 以花鸟件见长 上海玉器是在京派和扬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可总结为:博采众长、题材广泛、设计新颖、做工精细。 上海玉器以花鸟件、仿古件见长,花鸟件工艺精巧、造型优美、玲珑剔透、形态逼真、极具情趣;仿古件多为炉、瓶、鼎等传统器皿,造型古朴,敦厚、庄重大方、典雅美观。代表作品有:群鸭牡丹插屏、白玉镂空花薰、秋山行旅山子等。 上海玉雕在50年代以后得到长足的发展,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地方风格。上海特级工艺美术大师有吴之春等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