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中国山水画?

占霞舒占霞舒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是学西方绘画的,对国画了解的不是很多。不过,好书画作品的标准应该是相通的吧。 首先一点是“笔墨”要好。笔墨指的是画画时用毛笔蘸墨水在纸上作画,通过笔法(运笔的技巧)和墨法(用墨的技巧)来表现画面效果,包括构图等等。

古人说“书法中有画,画中有机缘得之的笔墨情趣;笔墨中有机缘得之的书法线条。”所以,笔墨可以说是国画的灵魂。 其次,好国画要有意境。这是区别于具体物象的具象写生,而是画家通过描绘一定的物象,让观者能联想到某种情景、意趣、心境,或者是让人回味思考。比如,看到一幅画面明朗、青山绿水的景物,可以联想到初春的勃勃生机或者雨后青山的清朗幽远;而看到一幅笔墨氤氲,云山雾绕的意象,可以联想到清晨或者黎明的时候,山中薄雾弥漫,空气清新润寒,远处山峦起伏,朝阳欲出未出的缥缈景象……这种引人联想、拥有境界感的画面,自然是好的作品。

好的作品还需要有好的表现形式。这包括对毛笔运用自如的把控能力,以及运用水墨技巧表现出来的干湿浓淡,阴阳向背,凹凸变化等,还包括构图、落款、盖章等外在形式。 最后,好的作品应该是有“灵气”的。这就像写诗词最好要押韵,而音乐最好有节拍一样,国画创作也需要灵动而有生气,不能板滞。

或许,你可以从临摹古代经典作品入手,在临摹中领悟笔墨技巧、构图章法;也可以在临习古文字、碑帖中获得灵感。但是最重要的,还是需要多观察生活,师法自然,增加自己对景物的感知力,这样你才能够通过笔墨传达出作品的“灵气”。 祝你成功!

汪婕汪婕优质答主

中国山水画的欣赏与学习要结合起来。学习中国山水画的技法,理解笔墨技法和构图方法等,要从欣赏中国山水画的实践出发,学习山水画要通过读画,在学习技法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在欣赏山水画时又加深对技法的理解,这样才能真正学到山水画的精髓和真谛,才能提高真正理解和欣赏山水画艺术的水平。

学习中国山水画,首先要从学习笔墨技法开始,从学习树法、山石法开始。山水画中一切物象都是用一定的笔墨技法表现出来的,表现山水树木岩石的技法,称为“皴法”, 皴法的源起是五代、北宋。北宋后期,“皴”已经与“勾、擦”等笔法浑然一体,成为山水画技法中表达个性面貌的重要手段,有斧劈皴、披麻皴、荷叶皴、乱柴皴等多种形式。山水画中的点苔之法,是在皴法发展成熟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有豆瓣苔、芝麻苔、破网苔、乱柴苔等等,用以辅助皴法,完善对于各种不同地貌的描绘。

中国山水画的构图,称为“章法”或“布局”。传统中国山水画的构图方法概括为九种,也称“三停九等”,即把画面分为横竖三等分的九个相等的方块。在九个方块中,交叉的四个点是构图景物最注重突出的位置,称为“四势”,也称“四不正”。以“四势”为中心的纵横贯穿的四条线,称为“四线”。以此为支撑交叉而形成的三横和三纵的三组线,称为“三停”。“九等”中的四角的四个正方形被称为“四正”。正方形之外的四个三角形被称为“四隅”。以“三停九等”为基本理论的九种构图方法是:满、壮、近视、遥视、风动、水流、高远、深远、平远。

中国山水画的设色,是为“皴擦点染”所表达的形态、质感和量感服务的,一般以淡墨为主色,以赭石加花青为辅色,先用淡墨层层皴染,待干后再施以赭色,接着再以淡花青色渲染山石的背面和阴面,从而使色大部分融合在墨之中,显得厚重、古雅。这种在水墨基础上敷色的方法,称为“浅绛”。浅绛山水是山水画艺术最早形成程式规范的艺术门类,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艺术价值。由于浅绛山水技法易于初学者掌握,所以学习中国山水画应从浅绛山水开始。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