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石玉明?
“我姓石,石头 的 石;我名字叫做玉,玉石的玉;我名字叫明,透明的明!” ———《大话西游》 “我姓石名玉字明。” “你叫什么?” “我叫石小猛!” “.... ” ———《情圣》 “我原姓石,名叫玉儿,后改名明,号天宝。”————《隋唐演义》 石玉明,在宋朝时,玉和明是两个字分开的。所以有「宋臣石玉明」、「翰林学士石玉明」等称呼。
到了元朝,为了表示尊贵的身份地位,皇帝忽必烈将「玉」字去“王”字旁,变成了「彧」,当作第三个字用。于是有了「翰林学士中书令石彧」之类的名字。 明代以来,人们习惯把姓氏放在前面,名字放在后面,因此“石加玉加明”就成了“石玉明”了,一直沿用至今。
根据上面这些记载,可以发现历史上「石玉明」这个名字的人,其实很少很少。
因为明朝建立之后,为了显示「朕即国家」的身份,规定只有皇帝才可以使用单字称呼,大臣们一律得姓有名。
例如「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永乐帝朱棣」等等。连皇太后都不能用「懿(yì)」这个字,改称「慈」。「慈僖太后」成了历史上的特例。 所以,石玉明这个名字在明朝是相当少见的。
而在清光绪年间修撰的《嘉靖湖广通志》里,更是专门指出:「石玉明,嘉鱼人,官翰林院编修。」「石玉明,襄阳人,字元亮。」 也就是说,至少到清朝中晚期,石玉明的籍贯还分得很清楚,名字也仍然是「石玉明」。
可是,近代以来就变了。许多人把「石玉明」当成是一个人的名字,而不是两个或者三个字的名字。于是,关于他的籍贯也就无从查起了。 我翻了好多资料,终于发现石玉明祖籍湖北荆州,出生在湖南常德的线索。这是因为:
1. 清代同治年间,日本汉学家柳田德太郎在著述中提到:「今长沙府古城外,有石氏园亭,其主人曰石玉茗……」(「茗」即「明」)据此可知,石玉明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府城外的家庭里。(注:现在长沙市有个古城区,就是明清时代的长沙府城)
2. 民国版《湖南通志》里提到:「石玉梅,字晓春,石门县人。光绪己丑科进士。殿试第二甲第四十二名。授翰林院编修。」又有记载说他在同治十三年(1874年)参加湘抚徐树铭在岳麓书院举办的考试,得第一名。
3. 清末民初著名学者、诗人黄仲林写过一本记述家乡风俗古迹的书,名叫《零陵县志补》,其中有一篇《祁阳石氏祠堂记》写道:「余乡石氏,其先世自湘乡迁居祁邑。」而湘乡就是现今天的湖南湘乡。
由此可以印证,石玉明确实应该是湖南人。而且很有可能是从湘乡起步,走入仕途。 在古代,一般平民百姓是不可以有字和号的。只有贵族才有资格取字。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石玉明有一个字或号。只是现在史书上没有记载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