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前中国共发行多少邮票?

陈梦秋陈梦秋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目前收藏的1949年至1967年间发行的全部普通邮票,共计2347套(其中单枚套票580套、小本116本);所有纪特票、文教类票、军邮票和加字改值票都包括在其中了。 这些邮票的发行量是收集全了。但收集到的时间不一致,有的是多年前收集到的,有的则是在近两年才收集到。这些邮票是否还有市场流通,那就不一定了。因为有不少的人,将旧版邮票高价收购回去以后,并不是用来自己收藏,而是将其软化后进行再制造(俗称“洗板”),重新印刷包装后出售给消费者。所以,我们这些“老邮迷”买回来的“旧版新用”的邮票,实际上是被那些人二次利用了的“废物”。不过,既然能流入市场,说明其数量还是比较庞大。不然的话,早就被国家收回销毁了。 由于年代久远,且很多品种都是成套发行的,没有保留好原来的邮册或信封,无法知道每套邮票的实际发行量。只有通过多次发行该套邮票及在现有邮票中不断发现有该套邮票的存在来推论它的发行量。

对于早期发行的邮票,由于留存下来的原始记录很少,要精确计算出它的发行量非常困难。我在这里给出的数据只能是大概的数量级而已。 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发行的第一套纪念邮票——纪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被很多人认为是发行量最少的纪特邮票之一。这套邮票共4枚,分别标记着“PMPQR”“PMSES”“PMPRS”和“PYXA”的字样。其中第三枚“PMPRS”字样被误认为是“人民邮政”的英文缩写。很多人估计它的发行量最少。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这套邮票的全套原盒由8页组成,每页10个号码。经过对全部号码进行统计后发现,这4枚邮票的编号为50-69号的共有22组,也就是说有22个相同的号码。而这套邮票的总发行量为150万套。据此可以推算出这套邮票平均每枚的发行量在70万左右。这一数字要比许多人想象的要多得多。

又如,1955年发行的《和平解放西藏》特种邮票,这套邮票共8枚,票面图案分别是“雪莲花”“高山柏”“报春梅”“野山菊”“竹”“荷莲”“榕树”和“长城”。许多人为这张名为“雪莲花”的第5枚邮票叹息,因为它被许多邮票典籍评为“发行量最少”的邮票。但实际上它真的最少吗? 我所掌握的数据显示,这套邮票的发行量大约1040万枚,比一些人认为的要高出许多。

随着时代的发展,后来我国发明了电子防伪技术并逐渐普及。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发行的邮票就已经使用了这种新技术。由于电子防伪技术的采用,使得盗印邮票的黑作坊失去了用武之地。于是它们又打起了别的主意……

游沁瑜游沁瑜优质答主

1878年中国内地海关邮政正式开办,开始发行邮票。至1949年10月1日解放止,61年间,中国政府及海关或地方当局曾先后在下列省、市、关道共发行邮票共705枚,不计变体异品,全套票为692枚:

清代(1878-1911):北京总邮政及34处地方海关邮政共发行155枚;

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7):北京中央政府及23处地方(军阀)政权共发行283枚;

南京政府时期(1928-1949):中央政府及上海市政府、台湾省、航空邮政等共发行264枚。

上述各省、市、关道所发行的邮票中,其设计风格大致为清宫廷及官衙陈设、古代帝王或当代人物肖像、风景名胜、飞禽走兽、历史故事及艺术珍品等。图案造型,初期多以西方铜版、石版和凸版印刷工艺技术印制,风格粗犷、造型单一。20世纪20年代起,以我国传统手法表现画面,图案清新秀丽。在色彩上,早期以洋红、湖蓝、深棕等色印刷为主。20年代以来,邮票色彩鲜艳丰富、构图严谨,成为近代我国版画艺术中的珍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