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个王海军?

刘晓玲刘晓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的同学,我的校友。我上大学那会儿,我们班有50多个人吧,姓王的就有14个(其中包括我),名字里带海军的就有3个(我同学,我舍友,和我)。所以,当时在校园里看到有个背影很像我的室友(我宿舍离得远,他比我高一级)的人时,经常感慨,这哥们儿真像我! 其实,我们这个级的同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个字是“张 XX” ,因为我们的班主任就姓张,所以我们这个级大部分同学的名字是以“张 X ”开头的。但是,以“王XX”开头的姓名,也绝对排在我之后第二位。至于“王X军”这个名字,在我们的班级和学院都是数一数二的。

后来毕业十几年后,我和同学们再聚会的时候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这一届同学名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杨”,因为在座的大部分人都叫“杨XX”,比如我的同事我的校友我的高中同学等等。其次就是“王XX"了。可见,“王XX”这个名字在我班的流行程度。 下面说一下我的大学同学里有三个“王X军”的情况。

第一个,自然是名字里带海的这位。这是位江苏同学,身高大概168左右,瘦瘦高高的,很帅。性格也很好,为人谦逊有礼,也很聪明。他的专业是核物理,属于我们学校的王牌专业,分数很高。而且这个专业在全国也只有我们学校有这个专业。他毕业后被分配到天津一家著名的军工企业工作。当然,现在退休了。

第二个王X军,是我宿舍的下铺。他个子不高,性格和我一样大大咧咧,爱好广泛。他是学电子工程专业的,也是天津人。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电子研究所工作。

第三个王X军是我的室友。这家伙可有意思了。他是山东人,在我们认识的人中,他家经济条件算是不错的。他上学期间,家里给配了一台二手电脑,这在2000年左右可是件很稀罕的事情。

所以,他最喜欢打游戏。不过,他可不是那种一玩起来就忘乎所以的人。每周末,他都会准时出现在体育场,参加我们学院的早操活动。其实,他是个很有主见也很有原则的人,只是不爱表达罢了。他在工作上很努力,后来单位分房,他买的房子面积比我们这些住单位的都要大一些。现在女儿留学回国都在北京工作落户了。

冯浙安冯浙安优质答主

在中国,“海军”的称谓自明代开始使用,清承明制仍称“海军”,但是清代的海军已经名存实亡。

八国联军侵华后,北洋水师完全解体,海军也丧失殆尽。后军机大臣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了一支现代化小规模的新建陆军,开始了中国军队的现代化进程。后来的南北军阀混战的各个军阀的根子可以追溯至此。

1928年6月全国归于南京政府统治之后,进行了两次“整军”,全国的军队被划分为全国性的中央军和地方性的杂牌军,但此时并没有“王牌军”称谓,但是与旧北洋系没有多大区别的杂牌军和中央军作战时,中央军往往要靠围城打援、用数量优势取胜,所以一些作战素养、训练、粮饷、装备、待遇都较好的杂牌军实际就是事实上的王牌军。比如阎锡山的晋军、李宗仁、白崇礼的桂系、东北军、四川的杨森等人的部队,尤其是湘军。

中华民国时期王牌军的称谓真正开始于对日的淞沪会战,当时军统派特务赴前线了解战况,电报中不能用“中央”、“主力”之类的敏感称谓,于是就用了“王牌”一词,蒋介石阅后很满意,于是王牌军的称谓开始流行,同时王牌军在军事上也逐步正规化。

王牌军一词,对于国军来说,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蒋介石在南京时期对某些作战勇敢、军纪良好、忠于党国的中央军和杂牌军的总称谓。二是中央军中的“五大主力”。后者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王牌军,也就是真正按照现代正规化标准整训形成的最精锐的部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