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画的故乡是哪里?

符茜罡符茜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画的故乡,当推古文化部。 说此话并非信口开河、凭空猜想。原因如下:

一、“书画同源”。书法与绘画在魏晋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且这时的文人开始参与画事(比如王维、张璪),其书风与画风必然相互影响。故此时可为后世中国书法、绘画的风格定下一个基调。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作品至今仍有存世;顾恺之的画风也被认为影响了之后的隋唐画风。

二、“画家群出”。五代十国虽是个乱世,但也成就了“南唐二李”“杨绿竹”“周文矩”“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等一众大家。他们的作品风格为后世奠定了基础。宋元明清的画家几乎都可以找到在这几个朝代里前后承继关系,或师宗哪一位大家的线索。所以从美术史的角度来看,这个时期可称之为“画家群出”的时期,也是风格大发展的时期。

三、“画学”的兴盛和“院体”(两宋)、“院派”(明代)的形成。这一方面主要指宫廷绘画,当然也包括了文人画中的“雅集吟咏”“清游闲适”等题材。这些都离不开“师古”而又超越古人。因为它是带有一定职业性的绘画,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带上时代印记——即当时社会上流行的艺术风格。因此无论是宋代的“尚意”“尚理”还是明人的“尚节”,其审美趣味无一不是受到当时人文环境的影响。而这一时期的绘画又恰恰是最繁盛最灿烂的,所以我们现在可见的作品也都是这个阶段留下来的。

四、“文人画”的兴起和发展(自元代起)。它虽然脱离了“院体”“院派”的模式,但仍然脱不开前朝的影响(如宋代的山水小品),再加上文人自身的审美趣向,构成了此后几百年中国绘画的风格主线:书卷气加上文人意趣。这是中国绘画最重要的风格特征之一,并且成了中国人欣赏水墨中国画的最大审美心理定式。

五、近代以来人们对传统国画的批判继承(现代性)。这里包括对文人画模式的颠覆(齐白石、潘天寿)和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张大千、傅抱石)等等。使得国画呈现出更加多元多姿的状态。但无论怎样变化,它的根基是中国文化和民族审美情趣。这一点是不会变的。

游沁瑜游沁瑜优质答主

中国画以笔墨纸砚为工具,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画历史悠久,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已出现了,但当时笔墨等绘画工具刚刚起始运用,还很不成熟,因此前期绘画多是以人物为主,题材以历史故事为主题。在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受佛教艺术影响,宗教壁画兴盛起来。

由于封建帝王将相对王室、陵墓的装饰需要和对佛教的虔诚信仰,使大量的富于装饰趣味的壁画和以佛教内容为主的石窟艺术蓬勃地发展起来。这些壁画和石窟艺术在北魏、隋唐两代达到了顶峰。到了唐代张璪、王维等,以及五代徐熙等花鸟画家,便在水墨写意和重彩工笔的基础上创造了钩花点叶和双钩填色技法。宋、元、明、清,水墨写意画成为主流,出现了画派,画法也大为多样化,山水画、花鸟画相继达到鼎盛时期。

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独特体系,一直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而独树一帜。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