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纸币如何保证千连号?
首先明确一点,我国发行的纸币之所以能保证“千连号”,是因为我们实行的是“分散发行、集中管理”的钞票印制发行体制。 什么是“分散发行、集中管理”呢?就是把钞票的印制发行业务根据业务量划分给不同的银行负责(不是完全垄断)。具体是: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负责制定钞票的印刷图案、式样和印刷技术等;
各商业银行总行——负责向当地人民银行提交用钞需求计划,经审批后,到指定的人民币发行库领取钞票;
各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负责保管所辖地区人民银行的发行库。
这种体制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以让地方人民银行充分关注本地区现金的需求情况,及时安排印钞厂印制钞票,满足当地社会经济活动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够防止个别银行大量假钞的生成并流通到市场,因为所有人民币都必须经过人民银行发行库才能发放至各家银行,而人民银行发行库的出入库都是通过核查无误的,因此可以有效地杜绝假钞。 而像美国那样的大国实行的则是“中央银行统一发行”的体制。美联储直接负责向银行提供钞票,而没有分行的机构设置,所有的印钞业务均由美联储负责,这样就减少了由于监管不力导致假钞生成的可能。但这样也有一个弊端:央行要准确掌握全国的社会现金需求量,并据此印制钞票,就必须定期采集全社会各单位的现金收入与支出数据,计算出真实的货币供给量和需求量,从而更好地调控货币的数量。如果单位或个人隐瞒收入不报或者报少了,就会影响统计数据的精准,进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
银行承兑汇票作为有价支付凭证,承兑汇票造假案件呈现增多态势,其中仿造的票据在纸张、油墨、印刷工艺等方面以假乱真,具有极强的欺骗性,给企业正常经营和银行金融安全带来很大威胁。辨别真伪银行承兑汇票有“三步曲”。
一、是“看”。即采用肉眼进行初步鉴别:一是看水印。在票面中间稍偏上位置,迎光透视,一种可见“PJ”暗字水印,另一种可见花卉图案水印。二是看双色底纹。真票的底纹有渗透性油墨印刷而成,即背面有对应渗透效果,双色底纹边界分明,颜色饱满清晰,线条流畅均匀,而假票油墨堆积导致线条混浊。三是看行徽水印。汇票左下方“中国人民银行” 字样的纸张中,有缩微文字行徽水印(由微缩文字“HPMH”或“PJ”压制而成),迎光透视可见。
二、是“摸”。即采用手摸的方法进行鉴别:一是汇票号码正面用棕黑色渗透性油墨印制,手摸有油墨下陷纸面的质感。二是用手指横顺摸“中国人民银行行名”、“汇票”字样及“付款行行名”和“密押”横线,真票有显著的凹凸感。
三、是“测”。即采用仪器进行鉴定:一是用10倍放大镜观察,汇票正面行徽图案内有许多排列规则的微缩文字“HPMH”。二是用紫光灯照射,汇票正面左下方梅花水印图案和右侧“中国人民银行行徽”在放大镜下为桔黄色荧光反应,背面全部为桔黄色荧光反应。三是用磁性检测仪检测,汇票第一次记载的“付款行行名”、“出票金额”、“出票人账号”及第一、二联之间的同步摸线有磁性反应。
对于“保证印鉴与汇票印刷厂为同一家单位”这一说法,从印染技术来讲不存在任何难度。印鉴的主要技术要求是立体感强,颜色均匀饱满,线条流畅无断裂,字形无错位,这些效果是通过对承兑汇票专用防伪纸张,采用渗透性和彩色油墨印染工艺实现的,很多从事印刷的不法团伙已经完全掌握并熟练运用这种技术。对于承兑汇票,各银行也制定了严格的审查和鉴别制度,但由于承兑汇票业务的特殊性,银行一般要求必须提供与汇票相匹配的合同复印件和增值税发票复印件,审查人依据合同复印件辨别汇票的出票人、收款人、金额、用途等内容是否一致。由于审查人不能辨别合同复印件的真伪,汇票和合同之间存在脱节,审查人员仅凭汇票印鉴识别,很容易造成辨别失误形成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