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钞厂效益怎么样?

宁昕梅宁昕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2016年之前,中国印钞总厂的盈利是公开的,网上可以查到。从2017年开始,国家审计署对人民银行(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及其所属印钞厂)的审计结果没有再公布过,所以只能推测。 通过查阅近年来的审计报告,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下属各印钞厂完成印刷业务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时(具体见下图),其营业收入和利润并没有大幅增长。以2018年为例,印钞总厂的营业总收入为99.35亿元,与2017年的102.33亿元相比减少了2.6%;净利润为14.61亿元,比2017年的15.4亿元少了5.5%。

这里可能涉及到印制行业的秘密,不便多说,总之可以肯定的是,目前中国的制钞行业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一片欣欣向荣,其背后可能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不过,虽然中国印制行业整体处于亏损状态,但个别企业却赚得盆满钵满。根据公开的审计报告,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管辖内的湖南省印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印钞公司”)近年来一直“独得”中国人民银行的各种“恩宠”——每年均能拿到最多的人现金清份发行计划任务,由此带来了巨额的收入,让这家企业的财务状况一直在良性循环中。

2016年至2018年间,该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是3.98亿元、4.16亿元和4.18亿元;同期实现的净利润分别是1.4亿元、1.69亿元和1.63亿元。

商思贤商思贤优质答主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生存,求发展,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已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通过预算管理,使企业内部各级各部门的经济运行与目标相适应,使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合理使用,减少浪费,提高企业的效益。随着全面预算管理在其他各类企业中广泛深入地开展,推动了包括国有印钞企业在内的全面预算管理的开展,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近几年,该厂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得到了总部领导的重视,每年将总部下达的经济指标进行层层分解,通过厂、部两级预算的模式,细化分解经济指标和工作任务,将责任和压力从厂内自上而下逐级传递,使全员树立“干有目标,做有动力,考核有依据,奖罚有准则”的管理思想,促进全员经营管理。

近几年,该厂在全面预算管理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厂内预算指标分解粗糙,缺乏科学的测算和合理的考核。每年的指标下达都是在上年度指标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经营和管理需求,考虑企业的发展,并结合企业实际进行初步的确定。然后自上而下逐级分解,厂级预算分解到各个部,预算指标未明确到具体项目,导致部级预算在进行具体分解时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由于预算指标的测算基础不充分,没有结合部内预算,厂内预算和部内预算相互独立,缺乏相互连带的约束机制和考核办法,导致部内预算分解粗糙,未达到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比如在预算指标分解中,未将经营费、消耗指标结合具体项目明确细化,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仅对指标总额实施过程控制,未对具体成本项目进行控制和考核,而对各部的考核也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影响了全面预算管理的顺利开展。

二、全面预算管理尚未渗入到企业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与企业的实际管理流程存在脱节,全面预算管理的先进性没有充分体现。全面预算管理是结合企业管理流程,以各项预算为基础,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评价的管理活动。该厂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主要是对年度指标的测算和分解,在预算编制、审批过程中缺乏严密性,并且预算指标和业务流程未紧密结合,预算控制和预算考核缺乏科学性,在日常管理中,业务部门往往将预算指标的编报和执行看作是财务部的事情,缺乏参与预算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造成许多预算指标和预算控制在实际应用中形同虚设。

三、未能及时根据预算执行情况,加强对预算执行偏差的分析。为了保证预算的严肃性,该厂未对出现偏差的目标进行及时调整,而是在预算期满后,一次性对全年目标进行调整,出现预算执行的被动调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