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化有哪些意象?

赖酉金赖酉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里,有很多经典的意象。这些意象经过千百年来的积累、提炼和加工,已经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人文景观标识之一。它们或象征君子,或喻指美人,或暗喻江山社稷,或暗示人生境遇。 下面我选几个常见的意象作一简单介绍:

1.“梅香”代指士人。来源于《东坡志林》中的一段记载:“刘景文至,作梅香拜。”后世文人以此作为对自己才华的肯定,比如《晋书》卷五十四《宣帝纪论》中有言:“虽怀百揆,而思属文苑;入则拔萃出类,如梅香之在景阳。”

2.“兰舟”“兰楫”代指离别或相思。与“梅香”一样源于《东坡志林》:“苏子由做黄州团练副使时,有人寄诗云:‘兰舟昨夜过湘乡,知是文君访杜陵。’盖用司马相如、卓文君事也……世传‘兰舟’一词,自东坡以来用为离别的典故。”另外,辛弃疾词《摸鱼儿·雁儿啊哟》“休去倚危栏,斜阳正与西风紧,兰舟催发。”以雁儿南飞喻指行人启程,又以兰舟催发暗示别离。

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借用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句,后用以代指友人远去。

4.“扁舟”“轻舟”——以“扁舟”泛指渔船,见于唐代贾岛的诗句“夜泊江南近海州,扁舟明月棹歌流”(《题南岳配城》)。

5.“西楼”——指闺阁。李颀《送陈章甫》有“还家莫懒持竿钓,西楼月朗玉簪秋”。温庭筠《瑶池》有“含烟惹雾披星月,佩玉鸣鸾罢歌舞。细腰争舞旧明眸,翠眉不复颦东陆。” 后来“西楼”渐渐成了思念之处的象征。宋人柳永词有云“渐觉芳草融怡,绿阴冉冉。画梁尘拂素,枕屏云护冷。念芳期难得,黄昏却下斜阳,小阁偎红拥暖。尚记得绣衾同梦,玉钗惊晓。想娇波盈盈,纤手凝香。”

6.“罗敷”—用东汉乐府诗《陌上桑》中的主人公名作为女性代名词。南朝乐府民歌也有“罗敷媚”之称。后来这个词变成了对美丽贤惠的女子的一种赞美。

东雨莉东雨莉优质答主

中国文化的载体主要是诗词,它和中国文化一样有着一种含蓄美、朦胧美、内敛美。在诗词中最能够反映这些特点的就是意象。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我们常说言有尽而意无穷。意象所反映的就是诗人所构思出来的一种“不尽之意”。意象由两部分组成,“意”指的是作者的主观感情,而“象”则是客观的事物。

象可以分为有定象和无定象。有定象是有着固定象征意义的,例如松象征高洁傲寒,莲象征洁身自好,鸿雁象征思乡之情。而无定象则是不同的诗人,由于经历、性格、情感、心境不同,对同一个象会有不同的理解赋予它与有定象完全不同的意义,例如月亮既可以象征思乡,又能象征思妇对游子的思恋情怀。

古人喜欢用隐晦的手法来传达意思,因而会把自己的感情寄于某事物之上。这个事物就是意象。理解意象就要理解两个基本内容,一是意,二是象。象比较好理解,因为前面说过有定象有着固定的象征意义。意就比较难理解了,它就是作者的主观感情,那么,我们怎么才能知道诗人究竟想表达一种什么感情呢?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