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字画纸张为什么发黄?

雍倩颖雍倩颖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黄,主要是由纸的原料和制作方法决定的。 中国古代书画的用纸主要是麻纸、皮纸(树皮的加工而成)和帛(丝织品)。 其中,麻纸又可分为全麻纸和碎麻纸两种。全麻纸用纯麻纤维制作而成;而碎麻纸则是将麻纤维撕碎后与胶浆混合制成的。不论是哪种麻纸,其特点都是白度不高,吸湿性强,耐水性差,长期使用或保管不善容易腐烂。 所以,用麻纸书写的文稿,随着岁月的流逝,纸张就会慢慢变黄甚至腐朽。用麻纸制作的拓片也很容易出现残损。 皮纸的特点是颜色较麻纸略浅,白度较高,抗水性较好。但皮纸中由于添加了树胶等高分子化合物,纸张变得柔软且有弹性,长时间使用不易撕裂。不过皮纸也易沾染笔墨,需经常擦洗。

当然,无论麻纸还是皮纸,如果保存不当,都会发黄甚至腐烂。 而帛,则是一种很昂贵的纸。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中曰:“唐武德九年(626年),内出隋炀帝所书《孝经》一卷,系真书,笔力雄劲,用麻纸乌丝界行写成。”可见,用帛写字,不但价格昂贵且极其费工。所以唐朝时即使皇帝也少用帛纸单抄佛经。而宋朝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却缺乏良材,以致于后世许多书法家都怀念宋时的绢素之佳。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纸、帛这些载体的因素外,字画发黄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墨的发黄。

中国古代造纸技术使用的主要是桐油(又称桐香)和煤烟作为染剂,这两种物质都具有染色功能,可以着色固墨。而且用这种天然染料染出的墨色彩柔和淡雅,不像现代工业生产的墨那样鲜艳刺目。但这同时也使得古纸、旧纸呈现出自然的黄色调并经久不变。

郎珈倍郎珈倍优质答主

中国字画所用的纸张,都是以植物的纤维为原料,纸浆在制造过程或制成纸张后,均要接触或附着许多金属离子。字画纸发黄(或变黑)就是纸张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接触了某些有催化作用的金属离子而引起纸张老化造成的。

字画纸张发黄的过程,在现代科学技术下可以测定出来,字画纸张在制造过程中,由于加入了明矾硫酸铝钾的催化,纸张的酸度为2.8-7。字画纸贴在墙壁(土墙和纸板墙)上,墙上的氧化钙和二氧化硅等物质,会和纸张里的酸发生反应,使纸张周围的酸度增至4,纸张的纤维素开始水解。如纸张本身的纤维素有损伤,纤维结构松散,或墙上的碱性物质有催化作用时,纸张的酸度增大到5则开始变黄,周围的酸度增大到6时,纸张就渐渐变脆了;如酸度增大到7,纤维素就逐渐分解。纸张里的碳水化合物,在酸性和带有催化作用的金属离子存在下,被空气氧化,生成乙醛、乙酸和丙醛等还原性气体,这时字画纸张就变成了黑色。

字画纸张老化是由周围环境里的催化物的浓度、周围气体的酸碱度和温度湿度决定,在一般情况下,温度在40度,相对湿度75%以上,字画周围含有催化气体,字画将损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