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邮票哪一年?
1897年3月20日,清光绪二十三年二月十三,香港邮政发行了中国第一枚邮资明信片 ,图案是当时最有名的英女皇维多利亚像和“Post Card”字样。这比在同年发行的美国“黄狗”邮票还早了整整6个月(美国发行的是世界上第一张带有邮资戳的邮票)!而且该明信片的规格、图案设计与当时的信件纸型完全一致,具有明显的实用功能。虽然它的存在只有短短两个月,但它却是世界上发行时间最早的一种邮资凭证。
随后在5月2日,上海南洋劝业会期间,上海邮政总局以“纪念中英通商三周年”为名,发售了我国第二枚邮票——“马关条约换文纪念”。这枚邮票由英国人设计,南京造币厂印制,分有齿和无齿两种,均加盖“南洋劝业会印记”。无齿票的图案是英女王维多利亚像,有齿票则是她侧身像。这是西方人像邮票首次在中国市场上现身。
不过令人大感意外的是,这些英国邮票在上海滩售卖时遭到了惨败——买的人极少。据说是当时中国人觉得外国人的脸太别扭,不易辨认。为了迎合国人审美,这一年7月24日,上海邮政总局发布新令,决定“所有官用邮票,除龙字水标外,一概重绘图样”。所谓“龙字水标”是指印有三条龙的“中华民国陆仟年”纪念邮票(这邮票也是给袁世凯称帝准备的),这套邮票上的中国龙形象,受到广泛赞誉并被后世多次仿铸。
然而,这位“龙票之父”——上海邮政局长沈敦和——的打算落空了。他重新设计的英国女王像邮票仍然不受欢迎,最终仅售出10余枚,成为历史上最失败的邮票之一。于是,他在1913年辞职,去了天津直隶工业专门学校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