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怎么有麒麟号?
因为央行发行的50元面值纸币,一共就有372张! 也就是说,在1948年到2005年间,平均每发行1000万张钞票才有现在这样一张“麒麟号”; 而今年(2022)6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第11套纪念币,俗称“虎币”,发行量是1.2亿枚...
假设这1.2亿枚虎币被全部兑换成现金,那么就是1.2万亿,除以100(货币单位转换率)等于120万个号码为“麒麟号”的50元人民币。 当然实际没有这么幸运,这些50元的“麒麟号”会被分发给全国老百姓,也就是会有更多的人有幸收藏到一张“麒麟号"。 但无论怎样,相对于浩瀚的纸币海洋,一枚“麒麟号”就如同大海里的一朵浪花,它无法改变货币运行的规则(虽然人们会争相收藏,但它的价值不会改变货币政策),也不会改变人们使用货币的习惯。
另外再说一句,这个“麒号麟”只是钞票编号中的一个小分支,央行发行的人民币中还有很多诸如,“豹子号”“顺子号”“对子号”等等,不过这些比“麒麟号”更加稀少珍贵。
巫帆优质答主在三版人民币中,10元劵(53年版和58年版)上面印的动物图案,究竟是马还是麒麟,各方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马,也有人认为是麒麟。在三版10元劵发行时,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对外公布的是:该劵的主景图案右边为天安门,左边为一种我国特有的动物“麟”(即麒麟)。中国人民银行也专门发函给中国科学院,对“麟”字加了说明:“系我国特有的一种动物,也称麒麟(麒字下加一个鹿字)。”
10元劵上印的是“麒麟”,这种说法持续了若干年。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权威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纸币专著仍然标明三版10元劵上的动物图案是“麒麟”。
然而,随着三版10元劵收藏的升温,各种专业性较强的纸币收藏的专著纷纷出版问世,10元劵上的动物图案有被定为“马”,也有被定为“麟”字原字(麒字下面不是一个鹿字,是一个“自古言马”的字)。
对此,笔者请教了国内一著名钱币收藏家。他的观点是,10元劵图案上的动物,既不是“马”,也不是“麒”字下面加一个“鹿”字的“麟”(麒字下面加一个鹿字),而是“麒”字下面加一个“自古是马”的字,读音也是“麟”。“麟,即麒麟,古代传说中,代表祥瑞的一种动物。它由狮面、马颈、麋身、鱼鳞、牛尾等合成,是一种象征性的动物。其形状说法不一,我国传统是以麋为麒,以牛尾为麟,合为麒麟,又叫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