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50哪年发行?
1987年4月27日,为了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对储蓄存款利率进行改革,实行结构调整,并首次公布一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利率为2.25%;同时提出,今后各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也可采取这一办法,即以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为基础,结合市场情况以及企业的贷款期限和信用等级等情况,考虑一定的利率浮动幅度确定具体的贷款利率。
这个政策一出来,人们突然发现,原来钱放在银行里还有利息收入!于是纷纷涌向银行,将手中的零花钱、储蓄存单全部取了出来,投向市场上各种投资项目。 仅仅过了两天,全国各银行的存款余额就减少了36亿元,而到1987年年底,存款余额比年初减少近500亿元。 面对急剧下降的银行储蓄,国家立刻进行了第二次加息,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上调到2.38%,同时规定:“凡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企业发放的贷款,一律归入企业流动资金的范畴管理”。 也就是说,这些贷款如果不按期偿还,就要计入不良资产了。
这次加息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到1988年,各项存款余额又增加了4000多亿元。
殷璠优质答主第二套人民币50元券于1957年12月1日发行,1999年1月1日停止使用,是第二套人民币中面额最大、发行时间最迟、发行时间最长、流通时间最长的人民币券种。该券印刷工艺有胶印和凸印两种版本。
该钞票正面图案为拖拉机,票面为深棕色,50元的“伍拾圆”字样以宋体和蒙古、维吾尔、藏、壮四种少数民族文字在票面正背面印刷。少数民族文字的选择很有学问,蒙古文在蒙古族中通行,藏文在藏族中通行,维吾尔文在维吾尔、乌孜别克、柯尔克孜等族中通行,壮文在壮、傣、侗、水、苗等族地区通行,这些文字基本上涵盖了我国所有的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字位于背面主景图案——祖国风光珠穆朗玛峰和人民大会堂的上方。
背面右上角有汉字汉语拼音和少数民族文字。
1957年12月1日发行的50元券为胶印版,它是第二套人民币中印刷难度最大、印刷质量最好的票券,50元胶印券是我国第一枚、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枚50元面额的胶印券。50元券胶印版正面为一男性拖拉机手,拖拉机手头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和“中国人民银行”6个汉字,背面右上角是50元人民币的汉字拼音,下面是珠穆朗玛峰和人民大会堂,珠穆朗玛峰位于西藏西南,是世界最高峰。
50元胶印券存世量极其稀少,随着钱币市场升温,价格飞涨,已经成了收藏界的宠儿。它是藏家梦寐以求的珍稀品和稀缺品,被誉为第二套人民币的“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