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成币多少价值?

纪莹纪莹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2017年,号称“全球第一个通证经济模型”的EOS上线,开启了通证经济的新篇章。 但直到2018年才迎来真正风口,EOS异军突起迅速占领市场。 随之而来的就是关于EOS通证价值的讨论,有人说它值1000元,也有人说它不值1元钱。那么,到底谁说的对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明白两个道理。

第一,任何资产的定价是基于它的未来预期现金流贴现得出的,而通证的估值也是如此。

第二,影响资产价格涨跌的因素有三类,分别是需求、供给和预期,而在特定情况下,其中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主导。 根据以上两点,我们可以得出影响通证价格涨跌的三大因素,分别是用户的需求、用户的预期以及供应方的供给。

1.用户需求方面 在没有新币发行的情况下,用户需求主要取决于用户对通用货币的信心。而用户对通用货币的信心又源自于该货币的交易量是否稳定且值得信任。以比特币为例,由于整个市场的交易量和流通量都是公开透明的,所以人们相信其作为通用货币的价值;另外,比特币的价格受到很多其他因素影响,如通胀率、经济状况等,在此就不赘述了。

2.用户预期方面 在没有新币发行的情况下,用户预期主要与用户对该通证的价值判断相关。在EOS出现之前,绝大多数的区块链网络不具备支撑大规模商业应用的实力,因此我们无法将传统的商业模式套用在区块链领域。这时,人们对通证的价值只能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来分析判断。

然而,任何资产的价格都是基于客观事实且遵循一定的经济规律,通证也不例外。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基于通证的实际应用场景及交易情况对其进行合理估值。当然,这需要对通证的经济模型有比较深入的理解才能做出正确评估。 例如,在EOS出现之后,出现了大量的基于以太坊虚拟机(EVM)的区块链项目,这些项目的通证在初始阶段往往具有相似的特征——即通证发行数量大于需求数量,供给相对充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们对这类通证的价值判断一致,则很可能造成通证价格下跌。

3.供应方供给方面 当一项资产的需求和预期都相对稳定时,供应量就成了影响资产价格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如果供应方持续大量提供资产,势必导致资产价格下降;相反,当供应方提纯资产的能力不足时,则会维持资产价格上涨。 这一点在EOS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从2018年到2019年的这两年多时间里,虽然有很多类似EOS的基于性能可扩展性的公链项目涌现出来,但它们的通证并没有对EOS形成有效竞争。同时,我们也看到包括GNS在内的很多去中心化应用都在使用EOS的底层平台,这使得EOS的通证供给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

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去中心化应用通过智能合约发布到EOS上,人们对其需求也会不断增长。在这两方面作用下,EOS的通证价值必然水涨船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