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鳞石有收藏价值吗?

翟紫曦翟紫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鱼鳞石,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以江苏省溧阳市为代表的苏南小秦岭山脉,浙江省的西北部天目山地区、徽杭公路两侧,安徽省的黄山与九华山地区、河南省西部的三门峡等地。 这些地区的岩石中均含有较多的炭屑和生物化石。当岩石遭受变质作用和热液蚀变时,其中的碳质物和生物化石首先发生重结晶而形成菱锌矿、异极矿等化学沉积矿物,随后又遭到后期热液作用的淋滤和置换,使部分矿物分离出去,留下含铅锌等金属的胶状物粘附于微小的碎屑颗粒表面,呈薄膜状覆盖于岩石表面,有的聚集在一起,形状似鱼鳞或蜂窝,所以这种矿物称为“鱼鳞石”。它是由原生矿物经过复杂变化而成的次生矿物。 鱼鳞石属于非晶质材料,不透明,能导电,其内部结构为层状,硬度较大(3~4),比重较小(2.96左右),具有滑润的手感。 其成分比较简单,主要由硫酸盐类矿物(如石膏、硬石膏)、碳酸钙、菱铁矿等组成。

由于在形成过程中曾受到高温高压的影响,所以化学性质较稳定,一般不易被酸碱溶液浸蚀。不过,如果浸泡在有机溶媒里或涂抹在有油脂的衣服上,也会逐渐溶解,但溶解速度缓慢。

古生物学家曾在我国江苏溧阳地区发现的晚二叠世(约2.7亿年)鱼鳞石中发现含有孔虫等海洋浮游动物化石,从而证明这些小鱼鳞是海水中的生物遗迹。 鱼鳞石既不是宝石也不是玉器。那么,它的价值究竟在哪儿呢? 其实,鱼鳞石作为特殊的化石标本有着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除了可供地质学、古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用作参考外,还可供有关院校的老师和学生作为教学科研使用的实物资料。它也是考古工作者挖掘古代人类社会生活中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时的宝贵素材。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