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蝈蝈代表什么意思?
首先,从寓意上来讲 《礼记·月令》中载:“季秋之月,虫螟为败。”说明此时是各种虫害开始出现、滋生的时期。所以古人在立秋这天烧虫、除虫,希望有个好收成。 而在清朝初年,由于人口锐减,清王朝采取了鼓励生育的政策,在妇女怀孕期间,政府会派专人给孕妇送去打虫药,确保胎儿健康发育;孩子长到10岁时,还要再检查是否有驱虫,保证生长发育所需营养。“虫”与“长寿平安”联系起来,成了吉祥的象征。(《乾隆御制文》) 所以,人们用雕刻成昆虫的翡翠饰品来祈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蝉和蝈蝈。 因为古代科举考试是秋天举行,应试者要身着青衣,头戴草笄,谓之“青衿之士”。取喻学子,又以蝉鸣叫,表示在中进士之时,应像蝉一样居高响亮,一鸣惊人。而考中举人的人,被称为“登科及第”“金榜题名”。因此“蝉”就有“功名富贵”的意思了! 因为蝉有翅膀能飞,所以又有了“步步高升”“平步青云”之意。
再说这蝈蝈儿,别看它长得和蝉有点像,其实寓意可不一样。 《诗经·七月》云:“八月剥枣,九月伐桂,十月获稻,至此而收实。”所以农历八月就有“仲秋”之称。而这时的天气往往由热转凉,植物也开始结果。正如谚语说:“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霜降柑橘。”所以从节气上讲,“柿”、“橘”在立冬前就成熟了。那也就意味着,过了立秋,万物开始由“疏”转向“密”,由“散”转向“聚”。
古人认为到了金秋时节,万物都开始积聚力量,所以这时的动物们也要忙着储备食物过冬了。这就像是这节气的含义——“立秋雨水少,白露秋风劲;秋分天气明,寒露霜降凝;立冬小雪飞,大雪冬至闲。”万物都在这个时期蓄力,为了来年更好地生长。 而这节气的物候特征最明显的,就要数蝈蝈了。
民间有句谚语:“立秋蚂蚱蹬脚棍,白露蚂蚱吐穗红。”说的就是立秋日或白露日的早晨,可以看到蚂蚱(蝈蝈)后腿肌肉不断收缩,使身体逐渐变短,直到接近原长度的一半时,便开始吐丝结网。而当它们网织得差不多的时候,也就是气温慢慢降低,它们不再活跃的时候。
所以,人们看到了蝈蝈这种富有节律性的运动,并由此联想到人生的起落、世事的变化,感慨万千。于是,这小小的蝈蝈也拥有了“自强不息”“厚积薄发”的寓意。 而除了单买的蝈蝈外,最经典的搭配还要属“瓜瓞绵绵”。也就是指藤蔓上挂满瓜果,形容子孙满堂、后裔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