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翠有收藏价值吗?
“阳翠”是“羊脂玉”的别名,这个称谓只出现在清代及清以前部分文献中;而目前市场及行业内普遍称“羊脂玉”为“白玉中的上品”或“优质白玉”,这一称谓出现于明代中期以后(详见下述内容)。 无论是“阳翠”还是“羊脂玉”,其命名的本意是指一种质地特别细腻、油脂光泽强的白瓷。
明末《竹屿山房笔记》中记载了一种产自缅甸的玉石——“缅甸玉”,并描述了这种玉石的颜色和质地: “缅甸玉色纯青,如羊脂,故名‘羊脂玉’。其质坚润,微带透明。” 可见,至少在明代后期,人们已经认识并使用“羊脂玉”这个名字来称呼某种白色玉石了。并且,当时的“羊脂玉”主要指一种源自缅甸的白玉。
需要说明的是,在明代晚期,中国人已经能够分辨软玉与和田玉的不同(参见本书第四章),并且能够区分不同地区的和田玉(参见本书第三章)。可以肯定地说,当时所谓的“羊脂玉”并不是现在意义的软玉或者和田玉,而是来自国外(很可能是缅甸)的一种白色玉石。 那么,为什么现在的“羊脂玉”又成了白玉呢?这主要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晚清民国时期的水平,而且当时要大量开采冶炼有色金属,因此忽视了玉石的研究;同时,中国考古学也忽视了新石器时代以来的玉器研究,于是导致20世纪50年代以来,“羊脂玉”“白玉”等名称沿用旧制,将产自新疆的透闪石软玉称为“白玉”(或者“和阗玉”),而将过去“羊脂玉”的名字给了来自缅甸的一种白玉。这就是“羊脂玉=白玉”的由来。